財務自由

《財務自由行》第11回 不能說的秘密–偷錢系統(上)

投資

廣告

【財務自由行】所有文明社會,需要貨幣作為交易工具是正常不過的事,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人口的增加,貨幣基礎適度的擴張亦是有實際的需要,因為無論是人民、政府、土地主及資本家,都需要貨幣作為交易工具。

撰文:龔成 |圖片:visualhunt

「財富分配給自己人」

紙幣只是貨幣的基礎,因銀行系統能將貨幣增加,當你將紙幣存入銀行後,銀行只需保留一少部分,其餘大部分都會借出,這些被借出的錢又會經兜轉後存入銀行,之後再借出,系統會重覆這動作很多次,令貨幣供應增加。

政府制定、發行某交易工具作為貨幣對社會有實際的需要政府日常的運作,有收入及支出,理論上收支要平衡的,因政府的功用並非賺取盈利,而是一個分配財富的機構,所以,政府分配財富的模式,將影響社會的財富分配。當然,政府除了利用收支去分配財富外,不同的政策、稅制等,亦同樣將社會的財富分配。

在理想的世界中,政府能做到無私的情況,從社會實際需要,將財富分配至不同階層的社群。但在現實的社會中,就算是民主社會,也會出現權貴控制政府的情況,只要能暗中掌控,就能透過控制政策、資源分配、稅制等,達至「財富分配給自己人」的效果。

而當政府出現入不敷支的情況,往往就會利用發行貨幣(即偷錢策略),在人民的財富中暗地裡偷去一部分,以供政府甚至是控制政府的人去享用。雖然政府不是直接印紙幣作為政府收入,但把戲背後的原理與這無異。

之前說過,政府是分配財富的機構,當政府暗中偷去人民的財富轉到自己的手後,這些財富會進入「系統」在社會中重新分配,而大部分的財富都不會分配到普通人的手中。只要偷錢行為(發行貨幣速度)緩慢地進行,就算不斷又不斷地發行,那人民亦不會發覺不妥,當人民習以為常後,那偷錢的行為就成了合理化。而背後所進行的是,偷到的錢會先落在政府手中,最後會落入主人們的手中。

社會運作而產生的經濟效益,大致可分給政府、企業主、地主、僱員,但由於貨幣的不斷發行引至政府會從中偷去一部分,然後再重新分配,最後分配到企業主及地主中,令財富分佈愈來愈不平均。另外,在每一次的財富流動中,即每日、每月、每年的循環中,財富都在不斷轉圈,而在每一個圈中,主人們都會因此而得益,累積到更多財富;相反,普通人無法累積財富,又或財富在每一個圈中被偷去。

可能有人會說自己根本不儲錢,所以沒有損失,但事實並非如此,因你將來的人工是由現金去支付,即是將來的收入水平同樣被偷去一部分。

舉例說,今天社會上的財富總共有$10,000,而你人工是$100;但過幾年後,社會上的財富有$20,000,但當你的人工仍只有$100時,你的財富就被暗中偷去,而這些財富就是流到去企業主、地主的手中。問題是這種循環會不斷持續,無論對你的人工,或你本身的財富來說,都會在每一次循環中被轉移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