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大灣區

灣區ESG不能忽視 把握前所未有綠色機遇

ESG

廣告

香港貿發局2023年10月份發表的兩份報告顯示,有65%受訪大灣區企業已開展綠色可持續發展計劃;高達99.7%更表明未來兩年增加或維持有關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的投資。受訪企業表示,香港在綠色建築技術、國際認可的氣候風險評估、綠色金融、技術供應及領域專業人才等方面優勢明顯,在ESG投資機會方面,金融優勢也是香港的主要強項。

隨著「可持續發展」成為大灣區戰略優先事項之一,大量資源將被投放至區內的可持續發展事業中。
國際市場上,投資者不但要求獲取企業更多的ESG訊息,且ESG產品和綠色金融亦逐漸成為資金追捧對象,使大灣區的ESG和綠色可持續金融領域發展,有著前所未見的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將香港發展為大灣區的綠色金融樞紐,為推動香港成為內地乃至全球範圍內政府和綠色企業的首要金融平台。

ESG信息披露趨嚴格

其實包括香港、深圳及廣州的監管機構,從政策合規、市場機制構建和碳市場建立等方面已分別作出不同嘗試,以求在大灣區建立成熟完善的綠色金融市場,並在積極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探索符合中國特色的綠色金融發展之路。

其中,香港的上市公司自2022年財年開始,已須同時發布ESG報告和年度報告。除上市公司外,基金管理公司亦需遵守更為嚴格的ESG披露標準。
雖然深交所及上交所目前尚未制定任何針對上市公司的強制性ESG披露規定,不過深交所2023年2月已修訂指引,要求上市公司逐步提高ESG信息披露要求。
此外,國資委也要求央企進一步完善ESG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及推動更多旗下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專項報告。
可以預見,未來大灣區針對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將更趨嚴格,各交易所的披露框架亦將逐漸清晰和完善。
另一方面,內地碳市場目前仍然處於發展階段,市場需求有待發掘。

而香港2022年10月推出區內自願碳交易市場平台Core Climate,是目前唯一為國際自願碳信用產品交易同時提供港元及人民幣結算的碳市場,推出一個月交易逾40宗、涉及約40萬噸的碳信用,未來香港有望通過碳信用項目將更多全球資本引入內地,抓住與氣候相關的無限機遇。
自2018年開始,香港政府已發行接近1,700億元綠色債券,涵蓋人民幣、美元、歐元和港元綠債;2023年2月,香港政府發行了1.01億美元,結合科技的代幣化綠色債券,是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同類債券。此外,2022年在港發行的綠色、可持續債券總額達到創新高的805億美元,總額佔亞洲市場35%。

事實上,愈來愈多金融機構關注綠色和可持續投資,企業加強提升可持續發展的實力和韌性,將環保和可持續等綠色元素植入產品和服務,不單可以開拓新的市場分額,也能增加投融資機會。

ESG 大灣區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

陳奕新 Ee Sin Tan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香港及澳門區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服務合夥人
協助客戶應對可持續發展問題帶來的風險和機遇,並致力協助客戶制定可持續發展策
略和數據管理流程。

梁斯爾 Andy Leung
安永(中國)企業諮詢有限公司華南區稅務服務合夥人
為客戶的可持續發展項目提供稅務籌劃,包括協助客戶全球碳定價以及綠色稅收提供
策略建議以及落地支援服務。

撰文:EY安永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