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全球評級 氣候融資新趨勢
根據BloombergNEF統計數字, 2021年全球綠色金融產品市場規模達到17,000億美元,是2020年的兩倍;亞洲地區的增長更達到三倍。
根據香港交易所資料顯示,2021年在港交所上市的可持續、綠色、社會責任、轉型或可持續發展掛鈎債券發行金額,達362億美元。
將複雜概念簡化
綠色金融成為全球投資主要議題,為投資者帶來全新機遇,然而在芸芸產品之中,如何選取合適產品,很多時候需要參考獨立的分析,尤其是近年新興的ESG評級,包括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
讀者每天收看新聞期間,當提到關於美國股市的資訊時,大多都會講及標準普爾500指數,這是標準普爾全球其中一項業務。
標普全球成立於美國,至今已有超過160年歷史,並且於全球開展六大業務,標準普爾500指數及道瓊斯指數是其中一項業務;另有一大業務是標普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
標普全球評級提供有關信用、風險和可持續金融解決方案的重要見解,將複雜概念簡化,協助市場參與者管理風險、發掘機會。
ESG概念興起已有一段時間,標普全球於1999年收購其他業務,當中包括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CSA),為企業提供可持續發展狀況的年度評估工具,每年有超過12,000間全球大型上市公司,被邀請參與CSA評估。
「CSA是一項問卷調查,針對61個行業,設定61套具有財務重要性的ESG調查問卷,每套問卷因應環境、社會及管治各有100至120個問題。」
港交所的可持續及綠色交易所(STAGE)是一個網上資訊平台,專門提供各式可持續、綠色及社會責任相關投資產品的資訊,投資者可以在此搜尋到不同公司的CSA評分。
「近年全球對ESG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為了回應市場需求,公司於2019年4月推出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
跨行業及地區
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由企業委托進行,評級分為三部曲,首先填寫上文提到的CSA問卷;然後標普全球評級的信用分析師,將會與公司管理層會面,包括可持續發展或ESG的專責員工,以及與至少一名董事會成員交流;最後由分析師撰寫報告,期間亦會與公司管理層保持聯絡,作出分析及調整。
「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暫時是市場上最深入的ESG評級,具有區分性及前瞻性,讓公司全面地了解自身的相關表現。」
針對區分性而言,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為企業給予零至100分,而這是一個跨行業及地區的評估,可將來自不同地區及行業的公司直接作出比較。
100分當中,其中50分是國家、地區及行業風險,假設一間公司在蒙古烏蘭巴托從事礦業,由於蒙古的碳強度相對較高,因為當地仍然燒煤,因此這部分的風險相對較高。
假若另一間公司在北歐國家從事健康護理,由於北歐是相對發達的地區,國家風險較低;健康護理行業的風險亦較礦業為低。
而餘下的50分,是有三份獨立的報告組成,分別是環境、社會及管治,各包含不同的評估因素。
環境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廢氣物及污染、水利用、土地使用及生物多樣性等;社會狀況包括員工多樣性、安全管理、客戶參與度、社區;治理狀況包括架構及監管、準則及價值觀、透明及報告、財務及營運風險。
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推出至今,於全球為超過200間公司進行評估。
在大中華區,目前接到超過20間公司的委託,其中三間已經公開了評估結果,分別是領展房託(73/100)、香港機場管理局(74/100)和時代鄰里(63/100)。
「有部分公司選擇不公開評估結果,因為不少公司於ESG方面還是剛剛起步,委托我們進行評估,主要是想了解公司的情況,然後針對性地作出改善,提升整體水平。」
由於這是一個詳細的評級,因此需時較長,而且需要收費,但愈來愈多企業表示興趣,標普全球評級接到為數不少的查詢。
綠色金融機遇
由於全球對於ESG的關注度提升,因此企業能夠憑藉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透過客觀的角度與持份者溝通,包括吸引投資者,以及發行綠色金融產品等。
較早前,國家提出2030年碳達峰及2060年碳中和兩個目標,並且銳意將香港打造成綠色金融中心,這為香港綠色金融發展會帶來了龐大的機遇。
「除了標普全球評級ESG評估外,我們還有其他產品,協助企業發展綠色金融,包括可持續發展融資框架(Sustainable Financing Framework)的SPO(第二方意見),以及綠色交易評估(Green transaction evaluation)。」
過去12個月,標普全球公布超過20個SPO,針對內地發行人的綠色、社會、可持續發展融資框架,橫跨不同行業,包括房地產開發商、地方國企、地方政府融資平台(LGFV)及金融機構等等,例子包括北京環衞集團、中國農業銀行紐約分行等。
綠色交易評估因應募集資金投放的項目,於整個生命週期內,對環境產生的相對潛在效益,同時還會參考項目的類型及其位置,例如蒙古的風力發電項目,將較荷蘭的相同項目,效益更高。
行動最實際
香港上市公司商會總幹事黃明偉說:「隨國際對ESG關注度不斷提升,企業應該預早預備,不再只是空談,而是需要實際投入。」
香港及國家分別於2050及2060達到碳中和,各大小企業必須配合才能達標,但某些企業未必能夠做到,這個時候需要其他渠道協助企業達標,例如透過碳交易所購買碳信用額,以抵銷碳排放。
港交所於今年初宣布,已與廣州碳排放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廣州碳交所)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碳金融領域的合作機遇;至於本港何時成立碳交易所只聞樓梯響,所以有需要借鑒外面經驗,了解香港扮演的角色。
「香港人口有限,可再生能源的研發項目規模不會太大,若果覆蓋面能夠擴展至鄰近地域,就需要訂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
據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公司需就「範圍1」(由機構或實體控制的活動產生的所有直接排放)及「範圍2」(企業使用能源供應商產生的電力而導致的間接排放)作出匯報;而「範圍3」(企業活動產生的排放,但這些排放來源並非由該企業擁有或控制,涵蓋上游的供應商和下游的顧客)的碳排放暫時未有需要。但事實上,「範圍3」才是許多企業的主要排放類別,相關披露顯得日益重要。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計劃於2022年年底完成制定可持續發展資訊披露新準則,ISSB所建議準則中的三項要求,可優先納入香港交易所上市規則附錄,該附錄為本港上市公司可持續發展匯報的現行準則。
論壇於去年首次舉辦,今年防疫措施早一步放寬,容許更多人到場參與,大會邀請到不同界別的嘉賓出席,共有五大專題討論環節,全方位探討ESG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