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市爆疫 Dr K Kwong指買餸算是高危活動 教你五招買餸防疫法 只戴口罩有沒有用?水果要點洗?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中新社
紅磡街市10名工作人員確診 涉4個魚檔
食環署轄下的紅磡及土瓜灣街市於8月4日再有人確診,至今累計25宗病例。近日新增個案全屬魚檔,兩間街市均要關閉消毒及等待環境樣本化驗結果,連同其他區的街市,本港至今已有11個街市出現感染群組。
其中,紅磡街市現已累計10名工作人員確診,涉及4個魚檔(共5宗);土瓜灣街市共有2個魚檔確診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紅磡街市之前的個案多涉及乾貨店、冷肉店或清潔工人員,近日新增的多宗個案主要為魚檔,均為食環署為街市員工進行檢測時發現。紅磡街市早前出現確診個案時,已經進行消毒,涉事魚檔較近,檔販之間亦有交流,懷疑確診個案均有關連。
食環署於今天(7日)表示,因應有初步確診個案與大埔墟街市有關,為保障街市檔戶及市民健康安全,大埔街市亦將提早1小時,於今天晚上7時關閉,以進行消毒工作。

Dr K Kwong教你五招街市防疫自保
Dr K Kwong認為在街市買菜算是一種高危活動,街市的確診個案有很多都是源自於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短,所以市民即使到街市買菜,也要盡量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以下是他提出的五項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街市避免受感染。
避免在人流最多的時候去街市
有很多人喜歡每天在早上或在某特定時間到街市,務求可以買到最新鮮的食材。然而,通常在這些時間,街市的人流是最多的。市民應該盡量避免在人流高峰期前往街市,反而可以選擇人流稀少的時間才去買菜,減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和其他人保持距離。

減少到街市買菜的次數
雖然市民要到街市買菜是無可避免的活動,但大家應該盡量減少前往街市的次數,減低自己會受感染的風險。市民無需每天到街市,反而可以一星期選擇一兩天到街市買菜,每次買多點份量供其他日子食用。
防止飛沫傳播 佩戴眼罩或眼鏡
新冠肺炎的傳播媒介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播,但現時大多市民只佩戴口罩,飛沫可以透過眼睛傳染,更可以在六尺範圍內傳染給他人。博士建議市民要佩戴眼罩、眼鏡或是坊間配有放飛沫功能的帽子,避免和他人進行不必要的溝通 ,防止飛沫進入眼睛,免受感染。

避免觸摸眼、耳、口、鼻
市民的雙手在買菜時會觸摸不同食物,買菜後付款時,使用貨幣找換亦有可能導致細菌逗留在雙手上。大家要盡量避免用雙手觸摸自己的眼、耳、口、鼻,亦要注意個人雙手衛生。
不同食物要分開存放
有很多人在不同檔口買了食物後,會把它們放進同一個環保袋或膠袋內,但此做法會令細菌在食物之間交叉感染,乾淨的食物也有機會被受污染的食物污染。市民購買食物後,應把每樣食品分開,獨立存放,不要放進同一個袋裏。
食物未必會傳染人 市民無需過份擔心
Dr K Kwong認為傳播新冠肺炎的最主要原因,是人與人之間的接觸。他指出暫時沒有研究證實新冠肺炎會從食物傳染給人類,所以市民在購買食物後,回家用普通清水洗的食物便可。
他說:「我自己都係用水洗咋。啱啱去完果欄,都係諗住洗洗就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