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科技引領香港金融提升層次?從信用評級、語言、市場流動等方向分析|吳漢銘

如何借科技引領香港金融提升層次?從信用評級、語言、市場流動等方向分析|吳漢銘

投資

廣告

資金自由流轉向來都是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必要條件,繼港交所(00388)股市上市暢旺以外,香港下一步可以怎樣利用科技提升更高層次?

撰文:吳漢銘|圖片:Unsplash

首先,世界投資者指望香港作為通往境內投資的橋頭堡,目前還需要拿下的就是債券市場。債券通交易額連連上升,筆者看到香港慢慢出現不同的基金經理,負責高息債券的組合。

股市以外拿下債券市場

高息的來源是要承擔違約風險,其特質就像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一樣,但債券投資者缺乏有效的觀察能力。雖然目前企業可以跨境到香港來發債,但香港更缺乏的是,離岸市場像境內消息一樣流通。

資訊無分邊界,如何利用香港人的語言條件,把境內第一手資訊即時傳送到香港?是香港能否勝任投資中心的要點。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利用境內有效的投後監控體系,加以改良轉移到香港,才是有效。

比如十多年前,筆者在內地建設信用評級模型時發現,國際缺乏對內地境內不同省市風險的識別能力。我們是否可以建立相關體系?目前除了債券評級外資產管理者、保險公司及養老金投資總監是如何識別風險?

語言方面,對於投後研究我們可以利用香港人中英的翻譯能力,但是對於重複性的公司披露和日常溝通,能否利用專業機器翻譯能力,強化溝通披露一環?同時,數據也可說明不少情況。可否使用機械人理解以英文為主的投資者問題,輔以機器人抽取有關資訊做中文回答?

自由市場需要有流通的二手市場,香港已是世界對沖基金的基地之一,除對股票的策略外,香港的金融科技更應支持對沖基金的能力,鼓動市場流通性,充分發揮市場力量。

如何幫助投資者,有效獲得境內非上市公司的財務業務狀況,就是科技需要解答的問題。

另外,活躍的機構交投是香港的市場特色,尤其家族(投資)辦公室愈趨普及,如何把長期投資如房產、國家債券在組合重整時,切割分散給大眾(包括高淨值客戶)市場的客戶是關鍵,新加坡及法國,已開始利用區塊鏈分銷債券給投資者。

如何借科技引領香港金融提升層次?從信用評級、語言、市場流動等方向分析|吳漢銘
除對股票的策略外,香港的金融科技更應支持對沖基金的能力,鼓動市場流通性,充分發揮市場力量。圖片:Unsplash

在科技創新大膽去盡

對於評級較高(「AAA」級別)、結構簡單的資產,可否以風險為本的目標,大膽在科技創新,「去盡」一點?可否在科技提高投資後追蹤風險及重新定價的能力?市場愈流動,價格的不確定性愈大,減低債券交易金額門檻,可否成為提高市場流通性的政策?科技能否解決市場報價及資訊披露的缺口?

對於二次市場,交易所價格資訊也是交易成本之一,香港能否減低有關數據的成本,啟動部分資訊的來源數據項目,讓有技術的交易員更容易入行,並利用先進的程式競爭?

以上方向都是問號,但科技、態度、金融及監管是密不可分的元素。投資者看哪隻股票號碼比較好的時候,也請多多關照香港這個財資中心的下一個五年。

延伸閱讀:電子簽名減低人為輸入錯誤 減少紙張交易 未能普及竟因為普通法?|吳漢銘

延伸閱讀:停課不停學 家中亦可學STEM|吳漢銘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