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精於創造與破壞 毀滅舊市場才能開發新市場?
撰文:經一編輯部 | 圖片:iStock、blueoceanstrategy.com
創造性毀滅
創造性破壞(Creative Destruction),又被稱為創造性毀滅,由曾任奧地利財政部長的經濟學家約瑟•熊彼得(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年)提出。他認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不是資本及勞動力,而是創新。企業家帶領經濟發展,同時也是創新者,創造性地破壞舊有市場平衡,從而獲得額外的利潤。
以舊科技被新科技取代為例,舊式手提電話被智能電話取代,不單只是技術進步與突破,智能電話的利潤也更高。經濟活動就是在這種不斷變動的社會中進行,不斷革新、不斷進步、不斷賺更多的錢。這就是熊彼得所指,資本主義是一個「創造性的毀滅過程」。
馬克思的「創造與破壞」
熊彼得於1942年出版的著作《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提到馬克思的經濟理論,指資本主義社會不斷產生財富,又不斷消滅財富,透過不斷製造戰爭及經濟危機,消滅人類的財富。這種「創造與破壞」不斷發生,最終會導致資本主義社會解體。這是馬克思與熊彼得對「創造與破壞」的不同闡釋。
非破壞性創造也能創造新市場
在熊彼得的理論之中,必須破壞舊市場,才能創造新市場。不過,在2017年出版的《航向藍海》(Blue Ocean Shift)卻指「非破壞性創造也能創造新市場」。作者金偉燦(W. Chan Kim)與芮妮•莫伯尼(Renée Mauborgne)秉承二人一貫的「藍海策略」理論,主張開發未有人涉足的「藍海市場」,而非在破壞舊有市場。
他們以輝瑞藥廠(Pfizer)發明「威而鋼」(Viagra)作例子,這種藥物的出現,減輕了男士的性功能障礙,解決了一個從來未有其他藥廠沾手的問題。這個產品的出現,是一項劃時代的創造,同時沒有破壞其他藥物市場,創造出一個「生活形態藥物」(Lifestyle Drugs)的新市場,並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生意。
延伸閱讀:商界的兩片「海」:紅海與藍海市場 荃灣2元豆腐花正是以本傷人紅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