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低迷 司徒永富帶領鴻福堂「疫」轉勝 堅拒裁員 毛利純利不跌反升 零售業務逆市增長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被訪者提供、新傳媒資料室
在社會運動下,導致鴻福堂總收益,按年減少1%。在收入減少下,鴻福堂的表現仍不俗,業務毛利增加2.6%至4.88億元,溢利亦按年升6.8%至千萬港元。翻查資料,其實鴻福堂幾年來的分店數量一直維持115間,曾調整過產品價格,網購平台、展銷的銷售亦增加,套票銷量及兌換亦顯著提升,因此在過去幾年的總收益算是平穩增長。 在去年的社會運動打擊下,鴻福堂在港零售業務的收益仍能增加4.2%。
鴻福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指:「去年上半年香港經濟環境不俗,鴻福堂於這段期間的業績表現不錯,積聚了一定能量,當下半年社會變得動盪,集團雖然受到影響,但仍然可以控制。」
拖低總收益的是批發業務,香港及內地市場的批發銷售均下跌,批發業務按年減少13.7%,分部虧損490萬元。收益下跌加上銷售及行政開支上升,導致來自香港批發業務的分部業績下滑。 至於內地批發,集團解釋,社會運動令集團與某些主要客戶合作出現阻滯,導致來自內地批發業務的虧損擴大。
下表可見,公司收益下降,毛利率卻上升2.2%,反映集團銷售成本控制良好。過去幾年毛利率處於60%以上水平,幾年來亦有慢慢上升,可見鴻福堂在控制銷售成本上有一定能力。 銷售成本受控,主要原因是公司在廣東省開平市的新生產廠房,去年第二季全面投產,取代過往設於蘇州及深圳觀瀾兩個租用的廠房。主力生產樽裝飲品,產能是以往的三至四倍。產能得以擴大,生產成本也得以降低。
受新冠肺炎影響,內地廠房於農曆新年後一直無法營運。但因農曆新年假期一向較長,廠房已預先生產足夠貨品,故產品供應未受影響。 內地廠房員工於2月底陸續返回開平,經自我隔離後上班,廠房於3月初完全復產,並且成為當地廠房的模範單位,因能符合政府關於復產的嚴格規定。 快人一步做好準備,是鴻福堂成功的另一法則。
從年報可以看到,不難發現使用權資產佔當中的2.04億元,店舖租賃合約需要當成使用權資產入賬,所以此部分反映了鴻福堂有不少店舖是租來的,自己擁有舖位未必太多。 去年的租金開支為1.05億元,而租金開支對收益比率為18.1%,按年減少了1%。 疫情令人們不敢上街,網購興起更打擊零售業。鴻福堂多年來租用店舖,好處是店舖增減來得更有彈性。
司徒永富指:「雖然業主減租達一至四成,租金壓力下調,但未有因而加快拓展步伐,因為我個人判斷香港仍未完全退燒,社會尚待復元,必須審慎部署。」
靈活資源調配保員工
過往每當鴻福堂推出季節性產品或參加工展會,均會額外增聘人手,但因應去年環境,集團即時變陣,調派前線員工參與包裝、生裝,並且到工展會負責銷售工作,以節省非常規性的開支。 鴻福堂原本計劃投放更多資源於科技層面,由於經營環境出現變化,管理層即時叫停以上的發展計劃,延後增聘相關人手。
社會運動期間,人們生活不便,無法如常外出購物。幸好鴻福堂分店鄰近民居及辦公室,吸引不少顧客購買預製產品於家中或工作間享用,這部分的生意增加,有效減輕整體經營環境的影響。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冠肺炎疫情在農曆新年前蔓延至香港,令集團的生意再受考驗。
不過,鴻福堂早於2003年開始已致力推廣住家文化,在涼茶以外,加入更多方便在家享用的產品,包括湯水、小食及粥粉麵飯;包裝以外帶為主,故今次疫情毋須急轉彎地重新整理包裝,也能夠配合現時人們所需,鞏固客群。 雖然如此,港人有一段時間專注於搶購口罩及日常用品,疫情肆虐和「限聚令」均影響顧客購買鴻福堂產品的意慾。在此消彼長之下,未必能夠完全抵銷負面影響。
「自去年運動開始,集團經已作出資源調配,加上自然流失,暫時未有瘦身計劃,但會凍結所有人力資源涉及的開支,包括增加人手、調整薪酬,希望盡力保住現有的員工。」
商家不能單打獨鬥 進軍網購強化零售業務
司徒永富指出,以前的營商概念是打低對手,以達致成功,但這種觀念經已過時,即使沒有疫症,商家也不能單打獨鬥,而是互相補足及合作,即發展共享經濟。
鴻福堂與不同商戶合作,例如香港寬頻客戶惠顧指定服務計劃,可獲鴻福堂禮券;又安排分店成為HKTVmall的提貨點,有助吸納新客源。 鴻福堂先後加盟外賣平台Foodpanda及Deliveroo,受惠於日漸普及的外賣消費模式,尤其是適合作為午餐及晚餐的食品。
另一方面,鴻福堂深化線上到線下策略(O2O),現時集團共設有115間分店,深入民居及商業區域。集團善用科技,快速處理顧客的購物行為,提升店面的營運效益。 今年首季,鴻福堂依然按照原定計劃,增開顯徑及南昌兩間分店,位於商住混合區域,切合品牌發展的大方向。而之前經已商議的分店,將繼續落實執行,預計開店步伐與往年相若,集團每年新增約十間分店。
產品迎合小型家庭
另外,鴻福堂也引入會員制,以提升客戶的黏度,集團推出全新網站介面及更新自家CLUB手機應用程式,引入新設計和功能以加強用家體驗,目前已有超過92萬名會員。 不少人都知道集團的門店主力售賣草本飲品、自家湯及食品,這一點比較能迎合小型家庭的趨勢。
根據政府統計處的資料,《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2019》指出,2019年的全港住戶平均人數是2.8人,即大部分家庭不到三人。集團的產品正好適合不欲花工夫,又想喝涼茶、湯水的小型家庭。 而且,集團不少門店亦分布在香港各個港鐵站。
根據2019年年報,去年集團合共開設九間新店,當中有四間位於港鐵站,港鐵站的布局為小型家庭購買湯品、菜品提供便利。
「鴻福堂有一定的品牌,香港二人家庭對旗下產品有不少的需求。而且其業務模式是收取現金,現金流相當穩定。」財經專欄作家兼小型股專家湯未生解釋。
他看好鴻福堂的無人售賣店,認為此舉能開拓藍海市場,可大幅節省人力成本,雖然成功與否需要時間印證,但無人售賣試錯成本不算高,倘失敗也不會嚴重打擊業務。 鴻福堂現時有9,000萬元現金,湯未生認為公司現金充裕,建議公司可提高派息比率,以支持股價上升至合理水平。另外,他亦認為公司可以利用剩餘的現金,買入更多有價值資產作投資部署。
大股東幾度增持
股價方面,鴻福堂在去年7月開始下挫,由0.67元一直下跌早前的0.255元,明顯是受社會運動及疫情的影響。
雖然市場看淡本地零售業,但鴻福堂的大股東、集團主席兼執行董事謝寶達,在去年的社會運動前,不斷增持自己公司的股份,一個月內買入0.75%的股份,購入價範圍在0.49至0.62元,比起現價0.39元高了一大截。
大股東的增持一般被視為見底的訊號,雖然購股後股價下跌,但似乎是因為始料不及的社會運動及疫情所導致,在0.49至0.62元區間增持,相信大股東亦認為公司真正價值不少於此區間。
公司電子化多面睇
鴻家智能售賣機
鴻家智能售賣機配備人工智能系統,能即時分析用家的性別、年齡、形象等,推介符合需要的產品,同時提供養生貼士。 鴻家智能售賣機能夠彌補分店網絡的不足,現時共有20部,分別位於寫字樓大廈及屋苑會所,方便顧客足不出戶,仍可購買所需產品。
自家CLUB手機應用程式
鴻福堂自家CLUB手機App,已有逾92萬名會員在此管理帳戶和選購產品。今年第三季將加入更多功能,包括預先落單購買產品,預約到分店即時拿取。
自助付款機
選取產品後可以在這部自助付款機check out,同時使用會員卡或其他電子付款工具付款,完全毋需與店員接觸。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