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德豐黃光耀發奮史 由賣點心、置業到做董事:識做人好過識做事
撰文:Smart ED編輯部|圖片:黃光耀、新傳媒資料室
會德豐借地建過渡性房屋
會德豐剛於2019年底宣布,借出逾50萬平方呎土地給非牟利機構興建過渡性房屋,預料可建2,000個單位,供6,000個家庭暫住,總受惠人數逾20,000人。會德豐地產(香港)有限公司常務董事黃光耀說:「我們參與政府舉辦的研討會,聽非牟利機構及地產發展商分享經驗,於是檢視集團的土地儲備,並發覺可以出一分力,希望能夠協助照顧弱勢社群,緩和社會氣氛。」
會德豐以1元象徵式租金,借出位於大埔、屯門及東涌的地皮,為期八年,建成過渡性房屋,讓輪候入住公屋的人士暫住,改善惡劣的居住環境。談到會德豐於2019年的成績,黃光耀總結說:「銷售成績相當理想,全年合共售出逾2,100個單位,套現約238億元,雖然較2018年略為遜色,但尚算不俗;而集團過往三年,每年的賣樓收益均逾200億元。」
會德豐於2020年計劃合共推出四個項目,平均每季度一個,即將推出的是將軍澳日出康城9C期,合共約500個單位;第二季推出觀塘茜發道項目,首階段將有逾400個單位應市;至於啟德沐泰街項目計劃於第三季推售,第一期推出近400個單位。以上均為會德豐的獨資項目,另一個合資項目位於長沙灣興華街,合共提供近1,500個單位,預料於第四季分期發售。
現時賣樓花樣百出,黃光耀與團隊互相配合,交換靈感,找出每個樓盤的賣點,透過示範單位及宣傳攻勢,吸引潛在買家,每次都絞盡腦汁,照顧每個細節。以觀塘茜發道項目為例,該區原有麗港城及匯景花園兩個大型屋苑,然而樓齡均逾25年,經已累積一批換樓客;而以上兩個屋苑的業主,不少是購入兩個相鄰單位打通。由於新盤戶型由一房至四房,正好照顧換樓客需要,同時可以吸納港島東的潛在買家,因該區一直較少新盤供應。
黃光耀12歲開始打工賺錢
黃光耀出身於基層家庭,童年時住在木屋區,12歲已在工廠做雜工和在酒樓賣點心賺取生活費,其後前往美國升讀大學,主修會計及財務,畢業時遇上「六四事件」,多番考慮下才決定返港發展。當時正值九龍倉集團招募管理見習生(Management Trainee,俗稱MT),黃光耀覺得發展前景不俗,應徵後獲得錄用,於1989年10月1日正式上班,最初在發展部工作。
1997年對黃光耀來說是人生其中一個轉捩點,他被調往前線負責售樓工作,幸得上司悉心教導,並且結識到當時在新鴻基地產工作的「樓神」蘇仲強(剛辭任新世界發展執行董事),以及當時效力恒基地產的張炳強(現為英皇國際執行董事)。
蘇仲強重視品牌形象、品質及售後服務;張炳強著重售樓氣氛,以及與代理合作,我向他們取經,將不同元素加入自己負責的項目。
1997年金融風暴,直至2003年爆發「沙士」,本港樓市持續低迷達六年之久,黃光耀在2001年美國「911」事件後,負責推售擎天半島,當時有人建議他將樓盤改名,因為「半」字不吉利,但他沒有理會。「我們著力突顯超高層賣點,並且與十間物業代理合作,當中包括外資品牌,成功打造出國際級形象,結果吸納到用家及投資者,銷售成績不俗。」
由於工作壓力太大,黃光耀曾於2003年出現健康問題,體重由150磅一度下跌至120磅。樓市於「沙士」後開始轉勢,樓價並不斷飛升,期間雖有波動,但每每是大漲小回,而黃光耀事業亦平步青雲,並於2010年起出任會德豐董事,2018年更成為執行董事。基層出身,到今天成為集團高層,黃光耀認為,先要努力學習,然後爭取成績,繼而拓展人脈,這樣做事才能事半功倍。他認為回望過去30年的工作,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首階段剛踏足社會,處於學習階段,全面地認識整個行業;然後開始爭取成績,以期獲得晉升;當我取得一定成績後,下一步該如何提升自己?
黃光耀於2008年開始陸續出任不同公職,期間接觸到社福、醫療、教育、政界等人士,令他眼界更加開闊。他發覺一般人對地產發展商或商界抱有負面印象,例如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等,於是想到透過教育工作,令人們對商界有更全面的了解。會德豐於2011年開展「學校起動」計劃,黃光耀擔任委員會委員,該計劃將企業與基層中學聯繫起來,透過實習、探訪等,讓學生認識社會,從而啟發他們對升學及就業的想法。
該計劃由最初的11間中學,增至現時76間,參與機構亦愈趨多元化,除酒店、銀行、地產發展商、零售、志願機構、大專院校,近年還有不少領事館加入,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此外,黃光耀於2018年起出任民政事務總署「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諮詢委員會主席,負責審批資助,同時推廣社企。
「參與公職令我拓闊人脈,擴展接觸面之餘,對個人及工作均有幫助,做起事來事半功倍,所以識做人好過識做事。」黃光耀總結說。
黃光耀人生第一次買舖
在地產發展商工作,耳濡目染下,黃光耀培養出對物業的敏感度,工作兩年後他首度置業,以積蓄及花紅合共12萬元,買入大角咀一個商場約100平方呎的舖位,然後物色到文具店做租戶,每月租金2,000元,「數口精」的他以「10厘回報」包裝該舖位,讓人清楚掌握投資回報,半年內以20萬元售出。
1993、1994年間,黃光耀新婚置業,兩口子的儲蓄;加上母親的幫忙,以四成首期,買入又一邨一個500平方呎、價值300萬元的單位。1997年金融風暴,香港樓價大跌,由於收入穩定,黃光耀萌生換大單位的念頭,並看中同區一個約1,000平方呎、價值1,200萬元的單位,但因母親不喜歡而作罷,結果他於翌年4月,以600萬元買入另一個類似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