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shie

轉型投身金融科技界 六大入行準備|吳漢銘

職場

廣告

金融科技仿佛成爲年輕一代的新科目,那在金融界或想進入金融科技界的您如何準備轉型?

撰文:吳漢銘|圖片:iStock

(1)學習:網上CourseraUdacity等免費軟件,每天學半個小時也好。其實我是不太相信付費的平台,如果你非得獲得學歷才有動力學習,也不妨一試。我畢業時跟現在的人工智慧知識水準也有差距,我也是靠Andrew Ng的Coursera課程追上,並利用產出(如寫書)逼自己學習,而現在這個專欄也是訓練自己文筆同時煉精思維的學習機會。有條件全心投入學校課程當然是很好,但是大家要分辨哪些是舊酒新瓶(比如把統計學包裝成爲大數據科目,或者使用非開源的工具分析數據),哪些是領先技術。

(2)應用場景:金融服務場景與其他行業處理都是人的決策,只要您的工作涉及眼耳口(講話,不包吃)或手的,都是金融服務需要的,重要的是在現有工作多花心思,不一定要驚天地泣鬼神的,我最怕見到人說自己的工作沒法改,所以轉工。無法改就把自己的工作自動化,香港的專業服務也需要有關的轉型,我相信做到這一點之後大把人想要招攬您加盟,包括我。

多練習交流 心態要改變

(3)練習:參加比賽,搜索hackathon,我試過三十幾歲參加我非常感興趣的hackathon,但過程中學會解決人家行業的難題,沒贏獎也收穫豐富,費用一般也是沒有的,要的就是週末時間。

(4)交流:很多社區的圈子都是免費的,如Meetup上AI Society H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ng Kong,我反而覺得有些付費網絡未必有真誠地做科技研發的人,反而是營銷類的人較多。

(5)心態: 科技,尤其創新,99%的時候人家都不會給你好話的,而且開始的時候大部分人會告訴您那是多餘的,或者是不夠完整、沒用的。雖然從成果考慮,人家講的話也是對,但起碼你在嘗試,人家還在原地踏步。我相信互聯網、電力發明之前人家都會說那是多餘的,科技就是由無數的嘗試所纍積而產生的結果。我記得以前在建部門數據庫的時候,人家在搞Excel/PPT演示還是很漂亮的,那也不需要數據庫,但積纍下來3-5年,數據庫反而成爲部門的資產,並且做到其他部門近似的功能。科技是需要積纍的,而且積纍未到臨界點之前是無法讓人欣賞的。另外開源分享共贏,創造藍海,才是互聯網金融的思維,這跟金融交易市場的零和理論是完全不同的。

金融科技要不斷學習

(6)軟件:主流的科技軟件是開源的,連操作系統(operating system)都是免費的,比如Ubuntu(開源操作系统)、Python、Pytorch 、Hadoop(大數據庫)等。建議準備一台過期電腦嘗試,我自己就大概因爲各種意外需要重裝Ubuntu 30次左右。

剛剛畢業的時候覺得資訊科技這一行太苦了,既要不斷學習,也經常給淘汰,但走下來,發現變化才是永遠的道理。以上建議不太知道如何實施?那先試試看吧。

廣告:11月4-8是香港FinTech Week,到時候我任職的公司也會到場參展,希望大家多交流!

編按:作者吳漢銘(Jeffrey) 服務於平安壹賬通銀行,負責金融科技部門,具有15年數據科學經驗。擁有CFA(Certified Financial Analyst),CDS(Certified Data Scientist,Hong Kong Data Science Society)資格。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MBA,香港理工大學雙一級榮譽學士(電腦科學及管理學文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