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淡化國家監管概念
撰文:交銀國際 | 圖片:iStock
區塊鏈非對稱加密保護信息
為了解決交易信息傳遞過程中發起交易人身分確認及信息被篡改的問題,區塊鏈通過非對稱加密來保護信息的準確性。若過程中有任何環節被篡改,都將使得結果完全不同。因而解決了在這個公開、匿名、彼此無信任的分布式網絡中的信任問題。而較長鏈認可規則則可以防止信息被篡改。若想要篡改區塊鏈中的數據,重新計算的行為,等同於將自己與其他所有的節點置於競爭的狀況。除非擁有理論上超過51%的算力;否則,在區塊鏈這個少數服從多數的規則下,篡改數據的搆想不會成立。
目的建立互信共識機制
區塊鏈的應用場景多元廣泛。本質上,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目的在於建立一個互信共識的社會機制。其應用從對交易各方有建立相互信任的需求,卻又難以在短時間內實現的領域開始,例如銀行、證券及保險等行業。區塊鏈技術的公開、不可篡改特徵解決了金融業去中心化後潛在的信任風險。在公共服務領域,受限於有限的數據維度、未建立的歷史數據信息鏈時,常導致政府及學校等無法獲取真實完整的信息。此時區塊鏈不可篡改的屬性將有助於建立全新的數碼化證明體系,在數碼版權、知識產權及公益等領域實現其價值。區塊鏈自身的技術瓶頸及法律監管的不確定性等問題,均是區塊鏈應用未廣泛落地的原因。
不適合高頻交易場景
- 從技術層面來看,由於節點的延遲,區塊鏈技術的交易速度緩慢,目前並不適合高頻交易場景。
- 從監管層面來看,其去中心化概念淡化了國家監管的概念,對現行的制度產生了一定衝擊。
對於一個分散式網絡來說,監管資金動向也極為困難。比特幣由於其匿名特性,正在成為犯罪資金的主要載體。按照區塊鏈的運行邏輯,加入區塊鏈的節點愈多,該鏈的信用度就愈高。然而,隨不斷的上鏈,個人的一切信息,在外界看來都將變得異常透明清晰。當人們在追求極致信任的道路上,個人與個人之間、機搆與機搆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將對彼此瞭如指掌,而這或許不是所有人希望見到的。當然,這種完全開放的公鏈多少帶著些許烏托邦的氣息,這也是後續諸如私有鏈、聯盟鏈等不斷湧現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