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 逃犯條例, 練乙錚, 經一拆局, 香港, 中國, 中美貿易戰, 樓市, 政府, 政治

投資不可讓情緒掩蓋理智 忌一竹篙打死一船人|簡志健|中美貿易戰|投資有道

投資

廣告

投資投資有道】十多年前,筆者有一位朋友告知,他不大相信內地企業。事實上,當時也有不少弄虛作假的公司,因為他持有這個立場,所以一直不購買內地公司的股票。

撰文:簡志健(紅猴)|圖片:新傳媒資料室、PhotoAC、unsplash

投資要理智

過去十多年,弄虛作假的公司時有出現,業務愈做愈大、業績愈來愈好、股價愈升愈高的公司數目卻更多,雖然這位朋友逃避了不少風險,但也錯過了更多機會。 傳統智慧告訴大家,投資要取得理想回報,便要冒風險; 若不肯冒風險,回報原地踏步已是理想情景,不進則退是更大可能性。 但不要為增加回報而胡亂冒險,投資可以冒險,但要冒的是可計算的風險。

投資不應預設任何立場

投資者不應預設任何立場,然後便「一竹篙打死一船人」,而是要對有興趣的公司認真分析,從而知道哪些是好,哪些是壞,計算要冒多大風險,再去做相應的投資決定。 若果凡事立場行先,因此較易傾向偏聽,抗拒甚至抨擊與自己立場不同的見解,未有為每個分析或見解進行批判,在某程度上,腦筋也會動少了。

即使美國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成熟,制度健全,監管較好,有投資者會認為公司業績披露可安心信服,但過去也曾發生Enron造假、次按爆煲、雷曼兄弟倒閉等多個負面的重大事件出現,小事件更不消提。 近年來,初創及「獨角獸」企業火熱,Bad Blood事件的「女版Steve Jobs」騙局,卻成為當頭棒喝。作為聰明的投資者,最基本的條件是要有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尤其是現在是社交媒體不斷演化的年代。

Facebook等社交媒體很多時給我們看的是思想和自己相近的意見或廣告,因此我們更需主要動去找些持有另類意見的內容,而非抗拒接收這類訊息。 例如若果很喜歡某間公司,不要只細閱正評,也要主動尋找不看好的分析報告或文章。閱讀後,再進行批判思考,令分析可以更全面。

肯放下成見,才可看到事情的另一面,結論或會不盡相同。 筆者近日觀看一齣名為《脫歐:無理之戰》的網上電影,講述「脫歐」的幕後英雄Dominic Cummings領導的Vote Leave計劃。 利用數以億計的社交媒體定點廣告,向沒有強烈主見的中間選民,製造其後證實並非事實的恐懼,例如英國每週向歐盟進貢3.5億英鎊及大量土耳其移民行將湧入等。

在杯弓蛇影下,民意於短時間逆轉,惟一年後連他也反思且承認「脫歐」可能是個錯誤選項。這次投票在情緒凌駕事實之下,整件事似乎沒有贏家。 投資界的所謂沽空機構,透過發布上市公司的負面分析,並事前累積淡倉,在股價下跌時,從中獲利。

後來愈來愈多人見獵心喜,沽空機構的數量亦增加,良莠不齊,命中率也下降。 由於經已變質,為沽空而沽空,誇大了目標公司的問題,志在製造恐慌以獲利,多於幫助投資者認清問題公司的作假之處,而投資者往往卻成為唯一輸家,在股價低位沽出了質素不差的公司。 在投資市場,人言可畏,投資者須保持冷靜,不要預設立場(如沽空機構的目標公司定必有問題),客觀持平去分析事情,切記不可被情緒掩蓋理智。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