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一舉一動 影響全球46億人口
廣告
要聞:
說起英文字母G,你聯想到流動電話?Google?還是著名歌手Kenny G?
在財經界,G字實在非同少可,事關G7、G8、G8+5、G20……均代表全球經濟列強與新興經濟體的合縱連橫。2012年6月18日有20國集團(G20)召開第七次領導人峰會,各國元首相信必會討論如何解決希臘大選後的歐債危機。
G20的代表性較強,事關19個會員國加上歐盟,代表了全球90%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佔2012年6月全球貿易量的80%。由於G20合共擁有46億人口,相當於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G20的談話內容,是直接影響我們的生計。G20早於1999年,由當時加拿大總理馬田提議召開,最初只是由各國財政部長與央行行長集合開會。及至金融海嘯爆發,開會層次提高至領導人峰會,並在2008年11月召開首次領導人高峰會,以商討救市方案。當時國家主席胡錦濤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亦獲邀出席會議,並獲主辦國美國待之以上賓。由此可見,G20網羅了新興經濟體與傳統工業國的利益。
中國承諾撥巨款救火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會議達成對貿易保護主義說不的共識。雖然禁止貿易保護主義的救市效果,不及美國聯邦儲備局開印鈔機顯著,但保證貿易自由卻是保障全球勞工充分就業的重要措施。事實上,當時已有評論擔心,在經濟不景下導致保護主義抬頭,將令經濟重蹈1929年大蕭條後的覆轍。G20召開第七次領導人峰會,新興經濟體再推救市新猷,率先承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撥款,以增強「救火」實力。中國已承諾撥出430億美元(約3,354億港元);印度、俄羅斯、巴西及墨西哥則各撥出100億美元。由此可見,G20第七次領導人峰會會議進一步說明,傳統工業國與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實力正此消彼長。除G20外,投資者最熟悉的還是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則是現時經濟五癆七傷的發達國家。不過,以GDP佔全球比重計,G7佔全球名義GDP的一半,仍然舉足輕重。從G7到G20,說明歐、美經濟在五癆七傷下,不得不容納新興經濟體的聲音。所以歐債危機能否解決,除看德國總理默克爾外,亦要看胡錦濤的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