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完畢菲特專書都無賺大錢 可能錯過咗呢兩個重點
撰文:MoneySmart |圖片:unsplash
【畢菲特專書】心法1:投資有前景公司 需角色代入
畢菲特非常重視投資對象的業績增長,且強調購買一間公司的股票,是在投資一間公司的前景。如何決定投資對象值得投資?
畢菲特認為,哪就是想像自己在經營投資對象的事業:設想自己「買入一間公司」,甚或投資「一個行業」。
【畢菲特專書】心法2:以複利為主線 重視長線投資
畢菲特投資,重視長期「複利率」報酬。他的眼光以3至5年起跳,甚至以10年為目標,以衡量所投資的股票或相關資產的長期增長。
畢菲特亦會將年收入或增長,放在下一年重複投資。即使每年只有4%的增長也好,但在10年後,或30年後,總報酬將會數以百萬計。
【畢菲特專書】心法3:掌控股份 介入投資對象業務
因為畢菲特資金雄厚,他所掌控的股份,足以在適當時候介入企業的業務。他亦非常重視投資對象(公司)的管理層運作,關注管理層是否忠實地照顧股東利益。
【畢菲特專書】心法4:宜集中資金 不太過分散投資
畢菲特認為最佳的投資策略,是將資金集中在幾項增長優良的業務當中,且盡全力了解所投資的公司。畢菲特曾指出:「如果你能找到6家很好的公司,你就不必進一步分散投資!」
【畢菲特專書】心法5:民意不等於一切 拒盲從市場
畢菲特雖然號稱「股神」,但也並非沒遇過失敗。
如今年首季,旗下投資公司巴郡(Berkshire Hathaway),即錄得達11.38億美元(約88.8億港元)的虧蝕。不過,畢菲特卻依然強調「理性及紀律」的投資。
他曾向投資合夥人表示:「民意不等於一切」,絕不可盲目跟隨市場大眾,並需保持著獨立及堅定的投資方式。
在短期而言,每當遇上股市下跌周期,他可以介入公司的業務或從事「低買高賣」的業務,以保持盈利。就長期而言,卻依然維持著價值投資的方針。
2個原因 你做唔到畢菲特
人人都想看完有關畢菲特的專書,成為下一個畢菲特,但同時又發現不可能?為甚麼呢?
原因有2:首先畢菲特的投資方式,除了是5年起的長線投資外,其財力及入股控制其投資對象運作的方式,是一般香港散戶所不能做到。
畢菲特的層次,已不只是股票投資人,而是近乎具有真正管理能力的企業管理人。
其次,畢菲特所投資的是50年代中期至今的美國市場,亦即是過去半世紀以來最強盛的經濟體系。
畢菲特因為長時間投資於美國具實力、大型或是穩健企業,故能在或升或跌的經濟周期中,維持長時期的投資增長。
所以,我們可以說,畢菲特今日的成功,是經過超過60年的經營。而不是兩至三年,即可做到的成功。
綜合上述兩個原因,大家認為畢菲特的投資心法能否應用於主打短線投資的香港市場呢?是否適用於散戶身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