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推廣署創業節 為香港創科說故事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於2019年出台,自此成為熱門話題,因此亦成為近兩年來創業節的主要題目之一。
投資推廣署創新及科技主管(粵港澳大灣區)彭文俊說:「香港是大灣區其中一個部分,我們應該與其他城市各自發揮所長,優勢互補,培育更多出色的初創公司。」
世界級供應鏈
因應香港的歷史背景,香港天生是一個集合了五湖四海、多元文化的城市,一直以來吸引不同地區的公司來港發展,從而開拓內地、東南亞,以至全球市場。
「不少成熟的經濟體,例如歐洲、日本、新加坡及澳洲等地的企業,一直都有興趣到來香港發展,他們都希望透過大灣區的全新政策,從而抓緊該區的發展機遇。」
現時的初創公司,已不可不留意大灣區發展,因為大灣區人口達8,600萬人,是香港的10倍以上,除了市場規模外,還能夠為初創公司提供不同的資源。
由於內地創科發展較早,當地培育了不少創科人才;而香港在這方面的人才較為缺乏,因此大灣區可以補充這個不足之處。
一直以來,香港在產業鏈方面較弱,而在沒有疫情下,往返深圳及附近城市交通方便,大灣區可以為香港提供世界級的供應鏈。
彭文俊指,曾有美國的初創公司,在當地完成產品的原型(prototype)後,千里迢迢來到香港開設辦公室,原因就是看中大灣區的供應鏈,繼而在深圳及東莞進行生產。
「羅湖香港的初創公司,應該立足香港、放眼世界,即是所謂的think big,繼而發展大灣區或東盟市場,應該在業務規劃之中加入相關部署,因為成功的初創沒有可能只做香港市場。」
打硬仗的心理準備
大灣區的面積只佔全國0.6%,但本地生產總值(GDP)卻佔全國約13%,這是一個高度發展的市場,對全球極具吸引力。
國家近年積極發展大灣區概念,落實不少有利初創公司發展的政策,例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於2020年底公布《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監管創新發展工作方案》,允許大灣區的指定醫療機構經廣東省審批後使用臨牀急需、已在本港註冊的藥劑製品,以及本港公立醫院已採購使用的醫療儀器,為相關行業提供方便。
由於政策日新月異,初創公司容易感到無所適從,投資推廣署可以為不同背景的初創公司提供建議,除了香港的政策外,同時可以解釋內地的政策。
「大灣區每個城市各自有自己的政策,即使同一個城市,不同園區的政策亦不相同,所以我們可以發揮超級連繫人的角色,方便初創公司落戶香港及大灣區。」
對香港人來說,大灣區可說是「既陌生又熟悉」,因為地理位置相近,語言、飲食文化、生活習慣各方面相似的地方不少,北上吃喝玩樂當然沒有大問題,但是經營生意的話又是另一回事,簡單如「發票」,兩地的解釋已不相同。
此外,內地的用戶習慣、文化傳播渠道、科技應用等各方面,都與香港存在極大的差別。
內地幅員廣闊,市場空間雖然大,市場競爭亦非常激烈;加上各省文化差異,相同的產品在不同地區推出,需要不同的技巧。
「初創公司要有心理準備打硬仗,不能以為在深圳做到第一位,或者在廣東省做到第一位,便能在內地取得成功;反而隨時會被市場踢走,所以絕不能安於現狀,需要時刻面對挑戰。」
香港一直是國際大都會,本身優勢已不容忽視,由於資訊流通,容易掌握全球科技發展,這對初創公司來說相當重要。
香港是外向型社會,長久以來與國際社會建立起信任關係,香港公司相對容易掌握國際市場的法制,一向合法合規、尊重合約精神,所以有利拓展全球業務。
投資推廣署於全球設有31個辦公室,其中五個位於內地,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及武漢,其中廣州辦公室覆蓋華南五個省份,當中包括大灣區。
與大灣區共同推廣
投資推廣署每年為300至500間海外企業落戶香港,當中包括不少有意到香港發展的初創公司,為他們提供免費諮詢服務、解釋香港及大灣區政策、進行商業對接,同時經常舉辦活動,促進業界互動。
投資推廣署的網站載有各式資訊,包括大灣區政策、營商指南等,以懶人包的形式,讓初創公司更易理解及明白。
時任行政長官在《2020年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泛大灣區外來投資聯絡小組」,由投資推廣署與其他大灣區城市的相關部門,共同制定全面的聯合外來投資業務建議,加強協同效應,並於去年9月進行首次會議。
「投資推廣署已經不是單純推廣香港,我們可以與其他大灣區城市一起合作進行推廣,例如香港加深圳、香港加廣州等,向海外推廣大灣區的形象。」彭文俊說。
過去兩年,因為疫情關係,創業節只能以網上形式進行,今年以線上及線下的混合形式,方便不同的持份者進行線下交流。
2021年的創業節雖然單純以網上形式舉行但,最終吸引了103個國家參與,參與人數達到39,000人。
最好的時機
「提到香港要成為國際創科中心,不少香港人都感到疑惑,因為自己人對香港具備的條件不太認識,其實不少創科投資者的評語指出,在香港搞創科現在是最好的時機。」彭文俊說。
除了國家政策外,香港本身亦推出不少政策支持創科,上一屆政府投入超過1,500億元推動,包括基建方面,除香港科技園及數碼港外,亦會建設港深創科園,以及發展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進一步連動。
香港政府於科研方面的投入亦相當重視,鼓勵本地研發,推出配對基金,支持本地初創加強科研能力。
延伸閱讀:Gusto Collective善用科技 為品牌說故事
延伸閱讀:Google余名德 育成獨角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