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生果龍頭百果園 兩年衝三次IPO 想做世界第一
不到兩年,百果園三次上市,「水果第一股」的上市之路看起來不太好走。
余惠勇是江西德興人,畢業於江西農業大學,1991年被分配至江西農科院,專攻食用菌研究和開發。
他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幫一個持續虧損的生產基地扭虧為盈,年收入增長四倍,也為自己積累了20萬元人民幣的資金。
由水果批發商發跡
有了資金,余惠勇辭工來到深圳,看到別人炒股賺錢,他也跟風將20萬元人民幣投入股市,兩年不到所剩無幾。
其後他轉而投入運輸生意,結果因缺乏經驗又虧完了。無奈之下回到老家農科院重操舊業。
一年後,他帶著數百元人民幣再次闖深圳,去一家生鮮企業做銷售;再到一家水果公司擔任銷售經理,跑遍數十個蘋果產地,將山東紅富士蘋果推廣到深圳。
1997年,余惠勇萌生創業想法,做起水果批發業務,並引進多種進口水果種植,與果農成功將其轉為國產,大獲成功。
2001年,余惠勇的公司完成近億元人民幣銷售額,成為深圳當時最大的水果批發商,他決定自立門戶。
2001年底,他在深圳註冊百果園實業發展有限公司;2002年開展首家門店,開張首日便完成銷售額19,000元人民幣,首月銷售額達41萬元人民幣。
開到第五家門店的時候,雖然余惠勇發現生意看上去不錯,但產品利潤不高,幾乎不賺錢,他意識到必須快速規模化,加強與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降低成本。
於是,余惠勇選擇了開放加盟進行擴張,通過輕資產營運,快速增加門店數量。
到2008年,百果園已有百多家門店,此時余惠勇在深圳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大王」。百果園將銷售的水果分成三級十等,這也是為何很多人對百果園的第一印象是「貴」,認為「店裏賣的是高檔水果,和街邊水果攤不一樣。」
除了果品標準外,百果園還對其連鎖的各個環節建立起標準,同時建立自己的全產業鏈。
當年余惠勇還趕上電商潮,成立電商部門,但很快發現自營電商不如合作,又迅速調整策略,積極與眾多大平台合作,最終打通了線上和線下的全融合。
百果園的擴張之路並非一直順利,由於加盟費少、維護成本高等原因,儘管不斷開店,但持續虧損。
店長獲6成分紅
2007年,余惠勇叫停加盟模式,並用三年時間,回購了所有加盟商的股份。
其後推出新的合作加盟模式——讓有經驗、懂銷售的員工成為新店的帶店店長,並持有門店股份。店長持有20%至40%股份;公司持有60%至80%。
在回本前按照比例分紅,回本後公司只拿走40%;店長獲得60%;萬一出現虧損,店長只需要承擔30%;70%虧損由公司承擔。
隨著直營合夥制的推行,到2015年,百果園在全國門店數量逾千家。
2015年9月,百果園獲得4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隨即收購了北京規模最大的水果連鎖超市果多美,扎穩北京市場。
2021年,百果園全年收入102.89億元人民幣,在內地所有水果專營零售企業中,位列第一位;總收入中有100億元人民幣來自賣水果等,其中81億元人民幣是由加盟店創造。
成立之初,為了迅速形成差異化競爭搶佔市場,百果園喊出了「不好吃三無退貨」的口號。
據官方網站,「三無退貨」是指會員顧客在退貨時,毋須提供發票、實物和理由。
如有任何不滿意,可享受信任退貨服務,因退貨而產生的損失由門店和客戶各承擔50%。然而這個政策背後是成本的直線上升。
涉足社區團購
2019年,百果園發布自己的生鮮平台百果心享。公司希望以水果為突破口,拓展到全品類的綜合平台,成為「生鮮亞馬遜」。
2020年,百果園創辦電商品牌熊貓大鮮,涉足社區團購。
不過,隨著各大電商、社區團購物流基礎設施愈來愈完備、體驗愈來愈好、效率愈來愈高,百果園曾引以為傲的高標準品質和服務優勢,逐漸被抹平。
在疫情衝擊下,百果園原定2020年開萬家門店目標,只完成了4,000多家,業績僅是其承諾的一半。
不過,余惠勇強調萬店計劃沒有變化。他希望有一天,百果園能佔據中國水果零售行業10%的分額,目標是成為世界第一果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