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演化冇得計 要識投資以下資產|蔡嘉民
消費物價指數(CPI)近月處於約8%左右水平,即通脹以每年8%的幅度發生。如果讀者手上的投資回報比8%低,那就跑輸通脹了。
債券近一季瘋狂被拋售,就是因為這原因。美國國債債息約2厘至3厘,必然跑輸通脹;即使公司債能有4厘至6厘,也毫無吸引力。

此外,散戶最愛的收息股,如港燈(02638)、中電控股(00002)及香港中華煤氣(00003)等,息率也只是3厘至5厘,因而也被市場拋售。
撇除股市,現實中,很多香港人愛持有物業收租,但可惜,由於樓價高企,住宅租金回報率只有2厘左右,也嚴重輸給通脹。因此,在移民潮夾擊下,本地樓價也漸現頹態。
那還有甚麼投資工具,可以在嚴重通脹環境底下跑出呢?
聚焦估值便宜ETF
估值便宜的股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可能是選擇之一。
為甚麼只能是估值便宜的呢?因為美股指數ETF如SPY、QQQ,相信讀者都認識。奈何,近幾年歷史數據顯示,在「收水」及通脹環境下,對高增長的美股影響較大,令估值偏高的美股升幅有限;反而橫行波動的概率較高。
那有甚麼股市估值便宜呢?本地股市就是其中之一。無論看市盈率(PE),抑或市脹率(PB),港股也是相對低殘。
此外,在通脹下,商品固然是選擇之一。筆者常提到商品ETF如PDBC、FTGC都是一籃子商品集合的商品ETF,內含能源類、農產品類、貴金屬類,以及基本金屬類的商品。
當然,產量有限的加密貨幣都是選擇之一。比特幣及以太幣都是稀有資產,在高通脹環境下,表現不會差。
閱讀全文:https://www.patreon.com/posts/66272177
延伸閱讀:81歲老婦移居加拿大50年 竟因一次旅行痛失永居資格:屋企人好心做壞事!
延伸閱讀:加密貨幣步入熊市 Bitcoin腰斬 穩定幣不再穩定 網民慘劇:鎖咗倉走唔到!
閱讀全文 兩種選擇:
1.經一訂閱計劃(揭頁版):
*只適用於手機iOS。Android及iPad版本正在開發中,我們會盡快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