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社會熱話

廣告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海外醫生話題在港爭議不絕,政府再就早前已提交立法會的《醫生註冊條例草案》,提出3項修訂,包括同時容許引入具專科資格和獲專科學院認可的非香港居民醫生、讓未完成實習的海外港人醫科生在港考執業試,以及為具備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銜接安排以加入特別註冊制度。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指修訂經草案委員會審視、考慮到病人組織意見,否認是「中門大開」,又強調質素有保證,但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會對業界造成「根本性破壞」。

近期的移民潮令社會關注本港醫護加速流失,而政府亦一直指本港醫護人手短缺,預計2030年將欠缺1,610名醫生,並提出修訂醫生註冊條例,冀吸納更多海外醫生來港。雖然當局早前曾多次強調,《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旨在吸引「海外港人」醫生回流,但政府昨再提出3項修訂,包括把原本只適用於香港居民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特別註冊安排,放寬至持有本港醫專認可專科資格、獲公營醫療機構聘用的「非香港永久居民」。

強調修訂只適用於專科醫生
在立法會的法案委員會,早前有建制派議員指草案過於嚴格,倡放寬甚至刪去香港永久性居民的要求。陳肇始否認修訂是「中門大開」,強調政府任何修訂均經過深思熟慮,又指公立醫院醫生人手嚴重短缺,尤其是專科醫生,今次相關修訂只適用於專科醫生,申請人亦同時要符合醫學專科學院要求、獲認可其專科醫生資格才獲批,強調放寬不等於質素降低。昨提出的建議同時容許未完成實習的海外港人醫科生,都可以來港參加執業試和實習,之後就可申請特別註冊,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最少5年並獲僱主確認,就可正式註冊。陳肇始稱實習由醫管局處理,強調當局會有足夠職位聘請所有合資格本港醫科畢業生,初步相信暫時沒有名額的問題,除非有太多海外港人醫科生來港。

放寬在港私人執業限制
港府同時建議,向具備醫專承認專科資格的有限度註冊醫生提供特別銜接安排,他們毋須是香港居民或持有認可醫學資格,只要在公營醫療機構任職滿5年就可申請特別註冊,隨後再在公營醫療機構工作5年及獲僱主確認,就可申請正式註冊。換而言之,並非從認可醫學院名單畢業的醫生,最快在港工作10年就可私人執業。陳肇始未有正面回應修訂是否與移民潮有關,僅表示重視人手流失問題,認為不論基於何等原因的短缺,「都要多啲醫生服務香港人。」不過,她承認暫未能預計新修訂會吸引多少海外醫生來港,僅重申修訂有助提升特別註冊制度吸引力。對於海外醫生會否與病人有溝通問題,陳肇始相信僱主招聘時會確保非本地培訓醫生符合語言能力等工作要求,而不會因短缺而降低專業要求。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陳肇始

醫學界陳沛然批欠公平評核機制
法案委員會主席葛珮帆樂見政府接納及回應大部分委員的意見,認為草案若只限香港居民,將為更多海外專科醫生設立不必要關卡,又相信文化差異並不成問題。委員會成員、醫學界陳沛然批評,政府沒有一套公平評核機制去評估海外醫生的專業水平和註冊資格,憂長遠影響醫療質素,又斥新方案較原有的更不可取,對業界專業自主造成「根本性破壞」。他又指,政府對醫生人手流失「斷錯症開錯藥」,促當局正視公營醫療系統問題以挽留人才,以及擱置最新修訂。
身兼醫委會業外委員的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回應傳媒查詢,指新修訂列明專科資格要被醫專認可,認為可確保醫生質素、「門檻係高嘅」,但同時擔心海外醫生若沒有廣東話語言水平,診症過程便要花長時間溝通甚至溝通有誤。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擬引海外專科醫生 毋須是香港永久居民 陳肇始否認中門大開

資料來源: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