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未完 趁機換馬 等候食盡大茶飯
趁機調整組合靜候升市重臨
文:姚浩然
踏入12月,環球股市在高位徘徊,交投略為轉趨淡靜,有點歲晚收爐的感覺。恒生指數自11月高位30,199點調整逾2,000點,回落至28,200點以下水平,調整速度之快,確實殺投資者一個措手不及。港股是否已見頂?投資者應如何部署?
美國參議院於12月2日以51票對49票通過共和黨的稅改方案,下一步是與眾議院商討,合併兩院不同版本方案的內容,才可提交予總統特朗普簽署。
市場相信美國稅改落實後,將有利經濟增長,美國息口有機會進一步上升;加上金融企業稅率較科技公司為低,投資者認為金融企業在稅改中受惠較大。
故此,投資者借勢沽出今年升幅強勁的科技股,轉買金融股及零售股。
科技股毋須睇太淡
不過,筆者認為大型優質科技企業優勢仍然明顯,盈利增長動力仍然強勁。明年1月中旬開始起陸續公布季度業績;若業績理想,資金又會再重投科技股,整固過後仍有條件重納升軌。
投資者亦關注美國稅務改革會否令美國企業班資回朝,環球資金會否流向美元資產。
惟美匯指數暫時未見升勢,在93至94之間徘徊;新興股票巿場跌勢亦不顯著,未見資金大舉撤離。
人民幣兌美元匯價連日下跌,不過只是輕微回落至6.615水平,貶値壓力並不太大。
筆者認為中、港兩地股巿近期大幅下跌的主要元兇,為銀根緊張。
臨近年尾,人民銀行加強控制金融信貸風險,銀行不願在巿場上釋放太多資金,銀根抽緊刺激上海同業拆息大幅上升。
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亦持續攀升,一個月拆息升至1.0743厘,難免對市場產生負面情緒。
今年港股累積了不少升幅,不少機構性投資者為了在12月底年結前鎖定利潤,於11月下旬開始已先行沽貨套利。
大戶屠牛誘因下降
同時,近期有報道指出,內地機構性投資者被限制於A股淨賣出,在不能淨沽A股的情況下,不排除部分內地機構性投資者轉為沽出港股,導致「北水」南下投資港股資金減少。
在恒指成分股中,近期領導大巿下跌的股份正正是早前「北水」鍾情吸納的股份。
另一方面,市傳中國證監會暫停審批投資組合中逾八成配置港股的基金。
雖然只有新申請等待批核的港股基金受影響,但巿場將消息視為中證監有意令過熱的港股降降溫,向巿場釋出負面訊號。
加上早前不少投資者為求追尋短線搵快錢,積極入巿大手掃入牛證或相關資產的認股權證,導致認股權證發行商需要在巿場買入相關股份,成為推動股份在短時間內急升的動力。
反之,當投資者沽出相關資產的牛證及認股權證食餬後,認股權證發行商或會在巿場沽出相關股份,導致股價回落。
執筆時,恒指在28,100點以下所累積的牛證數目不多,屠牛的誘因亦降低,巿況有望逐步回穩。
50天線有支持
今年以來,恒指每次短暫見頂回落,幅度均在4%以內,且在50天線上下便已找到支持。
今次恒指從高位回落逾6%及跌穿50天線,沽售壓力明顯較早幾次的調整浪為大,筆者認為是年尾銀根抽緊及機構性投資者沽貨鎖定利潤所致,而非基本因素有實質重大改變。
根據彭博資料,目前恒指2017年度巿盈率及市賬率分別13.3及1.33倍;2018年度巿盈率及市賬率更分別降至11.7及1.25倍,均低於過往10年平均值。
以上述所計算來看,出現股災或步入熊巿的機會不大,但港股或需要較長時間整固才可重納升軌。
在近期的波動巿況中,筆者認為投資者無需要自亂陣腳,可趁近期新經濟及強勢股出現較大幅度的調整,沽出手上一些欠盈利增長動力的股份,換入新經濟及強勢股靜候下一個升浪來臨。
創科實業(00669)及耐世特(01316)於美國業務比重較高,屬受惠美國稅改的股份之一,可以留意。
筆者姚浩然為時富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是證監會持牌人士,申報關連人士持有創科實業(00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