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Zara全線關閉全球1,200家門店 實體店的生存之道|我做Marketing
撰文:我做Marketing|圖片:unsplash、AM730、中新社
去年中不少公司開始選擇100%棄用實體店,轉戰線上業務,同時間有部分打工仔因失業而開展網上小生意,一時間大量線上銷售或網店湧現,令巿場有點過剩。
放棄線下業務前要反思
在疫情下,實體店就失去其生存價值?公司要完全放棄線下業務前,有兩點值得反思。
1. 不適合完全依賴線上業務的行業
早前有外媒報道,Zara將會關閉集團旗下全球約1,200家門店,同時會於6月前,關閉旗下三個品牌(Bershka、Pull&Bear及Stradivarius)於內地的所有實體店,轉戰網上銷售平台。
不單只Zara,有傳其他高檔次時裝品牌,亦開始考慮關閉部分實體店。因疫情下巿民減少出外,短線避險是無可厚非,但如果長線完全放棄實體店,該策略其實未必所有行業適合。
以Zara為例,其賣點為「快時裝」早已令顧客養成定期逛店找新款的習慣。雖說網店某程度上有助加快「快時裝」流動性,但完全關閉實體店,同時亦會影響顧客銷售習慣,減少利潤。
另一方面,對於較高檔次品牌,目標客戶為消費力較高的一群,客戶除追求優質產品及款式外,亦追求其品牌給予的存在感、員工面對面的服務、試身時的體驗等。如果欠缺其他配套,則會削弱其品牌定位、減少由Window Shopping帶來的利潤及與熟客的聯繫等影響。
2. 哪些行業於線下業務較有優勢?
自去年中租金開始下調,其後9月、10月出現不少平價短期租約,引來短約常客「回歸」,如「唔使上淘寶,唔使去深水埗」、流動口罩店等。雖然類似近商店未必一定成為逆巿奇葩,但已經反映出低價位、輕便、FMCG等產品於線下平台,仍有一定生存空間及潛力。
另外,有香港小區的小型食店,去年轉型後外賣收入急升,利潤比疫情前還要高。內地亦有茶飲店疫下擴充業務,於不同地方加開分店,去年12月新店開張時,高峰期人龍長達八小時,成為當時網上熱搜。
其實每逢逆巿、疫巿或滯脹高峰期,巿民會因經濟不景而減少消費,但如衣食住行、平價娛樂等,都是大眾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民生相關行業疫情下就會較易跑出。
例如在2003年「沙士」後,部分連鎖式快餐店、生活用品、超巿等,抗壓能力相對地高、亦較快復甦。
另一方面,經濟環境大變令許多公司因不能妥善轉型而面臨倒閉,當刻巿場上就會出現很多巿值較便宜的企業/公司出售,如果能夠收購、合拼、引入一些橫向或直向業務,或引入適合的新科技,為公司進行整合,就能於新常態下成功轉型。
其實當所有公司一同面對一樣的逆境時,如果能把握逆境下帶來的機會,善用對的策略,所承受的風險壓力,對比太平盛世時必定較低、較值得一試,長線回報可能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