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抽極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我哋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點解新股抽極都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投資

廣告

諾輝健康(06606)一手中籤率低至2%,「頂頭槌飛」甚至僅獲派一至兩手,令市場嘩然。至於為何「一手難求」?翻看分配文件,該股重複申請或疑似重複申請數高達11,446份,較近期另一大熱新股快手(01024)高出3.5倍。

不過,港交所(00388)似乎都意識到問題嚴重性。有指港交所出手,向各大券商索取所有成功中籤諾輝的客戶資料,包括姓名及身分證明文件號碼等,以打擊新股重複認購的現象。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中新社、新傳媒資料室

要求券商提高客戶資料

據報港交所接獲投訴後,透過卓佳向券商去信查詢情況。當中,有證券行及部分銀行亦收到書面查詢,要求提交中籤諾輝健康的客戶資料,查核客戶是否重複認購新股。

據報道指,有數家證券行收到卓佳發出的電郵,要求證券行查核是否有投資者透過重複申請中籤。另亦要求提交抽中諾輝的客戶資料,以及向港交所確認已採取合適的措施,拒絕任何重複申請或疑似重複申請。

另外,亦有傳港交所向銀行去信,要求提交申請諾康孖展融資的客戶資料用作調查,暫時未有銀行回應。有分析認為,今次申請諾輝人數眾多,導致港交所未能及時調查重複認購的客戶資料。

不少聲音認為證券行並沒有做好把關工作,認為證券行在協助客戶申請新股時,可以透過輸入個人資料,抽出重複認購的客戶,因為內部出錯的機會率較低。

新股抽極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我哋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抽新股若果想合乎上市規則,又想增加中籤機會,一般的投資者會利用更多現金,甚至大手孖展認購來增加申請股數。

道理上內地人也可以利用孖展提高抽新股抽中機會,惟不少人寧願兵行險將。重複認購抽新股雖違反上市規則,但只需要利用小量資金,即可以大幅提升中籤機會。

就以今次大熱、超購逾4,132倍的諾輝健康為例,根據其招股結果,申請認購一手的中籤率為2%,申購十手的中籤率為5.2%。換言之,利用現金或孖展以正規途徑申購十手,抽中一手的機會率是5.2%。

但是,若以十個賬戶重複認購,每個賬戶申購一手,在一手中籤率為2%的情況下,至少抽中一手的機率高達18.2%,比5.2%高出13個百分點,亦即是說「中獎」機會高了幾倍!

政策兩大漏洞致抽新股不公

重複認購已經不是甚麼新招數,在內地人的圈子內更是常用的方法。

不少內地社交媒體平台上,都能夠找到一些重複認購的教學文章,詳細解釋如何做到一個人開多個戶口認購新股,甚至亦有部分證券商主打一條龍服務,顧客只需提供資料就完事。

雖然《上市規則》列明禁止重複認購,但制度上明顯存在兩大漏洞。第一個漏洞是,由於香港部分券商是以公司集體名字申購新股,並無顯示客戶個人身分證,所以即使有重複認購的情況出現,港交所亦很難識別。

而第二個漏洞則是,新股的配發結果只會顯示八至九位的身分證號碼,假如港人重複申購,其身分證號碼會被查出有重複。但是一般新股上市,招股結果公布中籤者證件號碼的首9個數字,只能辨識7位數香港身分證的不同身分,18位數字的內地身分證卻難以辨識。

在不同券商開戶重複認購

內地身分證的18位數字有不同含義,首六位數代表申請人戶口的所在地,之後的八位數是出生日期碼,再之後是順序碼及校驗碼(見圖表一)。

新股抽極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我哋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例如,一位1993年出世、居住在貴州龍里縣的內地申請人,貴州龍里縣代碼是「522730」,他的首九個數字就是「522730199」,所以基本上所有在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龍里縣人,他們的首九個數字都是一樣,導致撞證件號碼事件屬「正常」現象。 內地身分證號碼的長度,令號碼重複變得合理,出現了供內地投資者重複認購的漏洞。

有資深炒家指,不少內地人利用漏洞在不同券商開戶重複認購,其實一個18位數的身分證號碼,已經能有三個不同組合申請新股。

部分券商甚至以身分證第二至第八位數字、第三至第十位數字、倒數九位數替客戶申請,幫助投資者多賬戶「打新」。甚至有人指出,重複認購所用的號碼根本不是證件號碼,有機會是商業登記證或證券行代碼。

當然,重複認購是不符合規則的做法,若想提高中籤率,最簡單就是採用「人海戰術」。所謂「人海戰術」,就是用盡身邊的「人頭」抽新股,道理上是愈多人抽,中籤機會愈高。

港交所研究引入SPAC 有何吸引之處?

早前消息指,港交所研究引入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相關機制,但不少聲音質疑引入SPAC機制,有違港交所近年打擊「借殼上市」的原意。

在2月24日,港交所代理集團行政總裁戴志堅在業績電話會議中,亦未有正面回應是否引入SPAC機制,只強調會參考國際市場不同成功例子,提高香港新股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此外,新一份預算案亦指出,港交所將會檢視第二上市制度,包括非同股不同權架構的大中華公司,是否需要是創新科技公司,才能透過新設立的渠道在港作第二上市。港交所指稍後會就此向市場作出諮詢,會盡快公布細節內容。

回到SPAC議題上,近年來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在美股大行其道,愈來愈多的公司繞開傳統的IPO程序,試圖以更快、成本更低的方式上市。

新股抽極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我哋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傳統IPO要經過多個程序,包括審查、聆訊、路演等,更要委任保薦人、包銷商等;反觀SPAC,由成立到上市只需要數個月的時間,在物色目標公司後,再進行收購協商,已經大致上可確定收購價格,定價上亦比IPO更穩定及吸引。

而且,SPAC的管理團隊亦會提供一條龍服務,包括聘用包銷商、顧問、核數師等專業人士,大大減輕公司籌備上市程序上的負擔。

那到底甚麼是SPAC?簡單來說,可理解為借殼上市的融資方式。與買殼上市不同,SPAC自己造殼,即首先在美國設立一個特殊目的的公司。公司只有現金,沒有實業和資產,這家公司將投資並購欲上市的目標企業,目標公司將通過和已經上市的SPAC合併,迅速實現上市融資的目的。換句話來說,傳統IPO是「公司搵錢」,而SPAC則是「錢搵公司」。

據SPAC Analytics統計,去年全球一共有248宗透過SPAC上市的公司,集資共833.4億元美元,宗數及金額分別急升55%及5倍。單看美國市場,2020年已經有237宗SPAC上市,集資共798.7億元,佔全美IPO總集資額的44%。截至2月19日,今年全球錄160宗SPAC上市,集資高達475.8億元,已佔去年逾半(見圖表二)。

新股抽極唔中?內地人重複認購新股 中籤率高幾倍!我哋點先可以提高中籤率?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