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證實中國拒收飛機 明言不會繼續為拒收飛機的客戶製造新機
中國拒收波音飛機 貿易戰加劇影響
波音公司(Boeing)正面臨中國市場的重大挑戰,因中美貿易戰升溫,中國航空公司已停止接收波音飛機。波音行政總裁Kelly Ortberg在4月23日接受CNBC訪問時證實,三架原定交付中國的737 Max客機已調回美國,其中兩架已返抵西雅圖,第三架正在途中。公司正計劃將這些飛機轉售給其他航空公司,以減輕影響並穩定復甦步伐。4月19日及21日,兩架原屬廈門航空訂單的737 Max分別從浙江舟山飛返西雅圖及關島,顯示波音正積極調整交付策略。
轉售策略與市場需求
Kelly Ortberg表示,波音原計劃2025年向中國交付約50架飛機,但目前正評估將已生產的飛機轉售給其他有需求的航空公司。他強調,737 Max市場需求強勁,「不會繼續為拒收的客戶製造新機」,並將重新分配未生產訂單,確保生產線穩定。據彭博社報導,印度航空(Air India)已接收41架原定給中國的737 Max,並有意接收更多,顯示轉售策略的可行性。
中美貿易戰背景
中國政府早前指示航空公司暫停接收波音飛機,作為對美國加徵關稅的反制。美國總統特朗普本月初將中國進口商品關稅提高至245%(此前報導145%),中國則報復性加徵125%關稅,使波音飛機交付成本激增,例如一架價值約5,500萬美元的737 Max需額外承擔6,875萬美元關稅,導致中國航空公司難以接受交付。
波音財報與挑戰
波音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虧損3,100萬美元,按年收窄91%,好於市場預期,交付130架飛機,現金流表現亦優於預測,預計下半年實現正現金流。然而,中國市場拒收飛機帶來約10億美元收入風險,雖不影響整體復甦計劃,但仍加劇公司壓力。此外,波音737 Max生產受FAA限制(每月38架),公司計劃年內增至42架,但需視工廠穩定性而定。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中國拒收 | 三架737 Max已調回美國,50架交付計劃受阻 |
轉售策略 | 重新分配訂單,印度航空已接收41架 |
財報表現 | 首季虧損3,100萬美元,交付130架,現金流改善 |
關稅影響 | 美國對華245%,中國對美125%,交付成本激增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