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勇奪16項獎項

創科實力再獲國際肯定!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勇奪日內瓦國際發明展16獎項

科技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簡稱:應科院)於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再次展現香港的創新科技實力,共獲得16項獎項,包括1項評審團嘉許金獎、4項金獎、7項銀獎及4項銅獎。

應科院董事局主席李惠光工程師表示:「這份成績單不僅是對香港科研實力的國際認證,更是對我們加快科研成果轉化工作的肯定。」他續指出應科院將繼續積極配合施政方針和發展策略藍圖,促進「政產學研投」的合作,希望把港產科技帶到全球應用。

「鑽石顏色自動分級連續生產線」榮獲金獎

0

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中榮獲金獎的「鑽石顏色自動分級連續生產線」,是一款高度精密準確的自動化鑽石顏色分級機器,能同時評估多顆鑽石且正負誤差少於0.5級。團隊成員之一的王岳琳表示,該技術按行業標準評估裸鑽的顏色級別,比傳統以人手逐顆鑒定的模式更高效和節省成本,令珠寶業的估值流程更標準化及省時。她分享團隊在開發過程中花費不少心力,務求提升鑒定結果的準確性。目前,此技術已獲香港一間大型上市珠寶公司青睞,經其資深師傅親身測試後,有望加速該技術在行業中的應用。

「優化運算微型機器學習平台」榮獲金獎

0

榮獲金獎的「優化運算微型機器學習平台」,是一款專為低資源、低電力和低延遲環境設計的微型機器學習獨立裝置,特別適用於識別邊緣裝置的語音命令。吳智偉博士代表團隊接受訪問時表示,該技術旨在以較少資源實現接近高端設備的效果,將計算時間縮短50%,記憶體儲存數據量亦減少50%,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有莫大幫助。吳博士指團隊在研發初期被受質疑,但通過深入研究與實驗,最終證明技術的可行性。目前,此技術已獲創新科技署支持,成為其資助項目,並將會應用於汽車及智能家居相關領域。

「5G遠程起重機控制以及工地覆蓋方案提升建築工地安全」榮獲銀獎

0

獲得銀獎的「5G遠程起重機控制及工地覆蓋方案提升建築工地安全」,應用了結合5G上行效率及頻寬切片技術的方案,通過起重機控制系統及物聯網感測器,大幅提升工地覆蓋範圍、安全性及效率。王子舟代表其科研團隊接受訪問時指出,5G私有網絡技術能夠解決傳統通訊技術無法滿足塔吊控制需求的問題,同時支援實時數據回傳,並實現即時警報系統。目前,該技術已在房屋署轄下工地進行項目測試。被問及研發過程中的最大挑戰,他指工地環境複雜,幸得房屋署鼎力支持,項目方能繼續開發及推展。

「基於動態混合頻率空間載波偏折術的3D檢測系統」榮獲金獎

0

同樣榮獲金獎的「基於動態混合頻率空間載波偏折術的3D檢測系統」,是一套為新能源產業薄膜檢測需求設計的高解析度動態3D缺陷檢測系統。相較於傳統2D檢測方法,該系統在精準識別可能導致電池短路或過熱的3D缺陷方面表現更卓越。被問及開發遇到的困難,代表團隊接受訪問的田美靜表示,因需整合多個交叉學科,研發過程遇到不少挑戰,但團隊秉持「堅持不懈與勤奮刻苦」的原則,最終使發明成功應用於實際生產線。她續表示,該發明可應用於新能源領域、半導體行業,甚至骨科醫療領域,應用範圍可謂極廣,相信發明最終能在多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具備靜態捕捉模式的動態視覺感測系統」榮獲銀獎

0

同樣獲得銀獎的「具備靜態捕捉模式的動態視覺感測系統」,基於動態視覺傳感器(DVS)並整合先進光學技術、人工智能及創新模組化組件,以實現動態與靜態物體的無縫檢測。團隊成員之一談銘威指出,該發明採用的DVS因只對光線強弱轉變敏感,能克服環境光線限制,精準識別目標。團隊分享到研發初期為克服DVS無法捕捉靜態物體的局限,他們開發出智能光學技術,結合人工智能實現動靜態模式的無縫切換。目前,該發明已應用於工地安全監控、護老院跌倒監測、地面交通流量分析並延伸至低空經濟中無人機協同等多個領域。

「人工智能運算的高效數據儲存方法」榮獲銀獎

0

獲得銀獎的「人工智能運算的高效數據儲存方法」,是一款能夠針對人工智能的數據特性,結合數據壓縮與記憶體管理的技術,以大幅減少儲存需求及能源使用。團隊成員李濤博士表示,發明的目標是解決人工智能演算法不斷進化因而產生記憶體需求及能源消耗問題,她指相關技術已成功轉讓給一間GPU(圖形處理器)製造商,並引起物聯網設備公司的興趣,相信未來將有廣泛應用前景。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勇奪16項獎項 得獎項目涵蓋人工智能、5G通訊、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為香港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得獎項目涵蓋人工智能、5G通訊、新能源等多個前沿領域,為香港的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帶來新機遇。

(資料由應科院提供)

圖片來源:經一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