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壟斷法丨倘谷歌被迫分拆Chrome OpenAI有意收購
谷歌反壟斷案:司法部要求分拆Chrome
2024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法院法官阿米特·梅塔(Amit Mehta)裁定谷歌(Google, GOOGL.O)在線上搜索及相關廣告市場存在非法壟斷行為,違反美國反壟斷法。該案始於2020年,由美國司法部(DOJ)及多州檢察長聯合發起,指控谷歌通過與蘋果(Apple)、三星(Samsung)等公司簽訂獨家協議,支付數十億美元以確保其搜索引掣成為設備預設選項,排擠競爭對手。2025年4月21日,法院進入為期三週的「補救措施」聽證階段,司法部提出要求谷歌剝離Chrome瀏覽器,認為其作為搜索入口(約35%的搜索查詢始於Chrome)鞏固了谷歌的壟斷地位。司法部律師David Dahlquist強調,分拆Chrome是打破壟斷、恢復搜索市場競爭的關鍵,並警告其他壟斷企業需承擔違法後果。谷歌則反駁稱,補救措施應僅針對其與設備製造商的協議,而非分拆業務,並計劃上訴壟斷裁決。
OpenAI有意收購Chrome 深化AI整合
4月22日,OpenAI旗下ChatGPT產品負責人Nick Turley作為司法部證人出庭作證,表示若法院強制谷歌分拆Chrome,OpenAI有興趣收購該瀏覽器,並稱「其他很多公司也會」。Turley指出,Chrome目前是全球使用最廣泛的瀏覽器(美國市場份額約61%),若與OpenAI整合,可讓ChatGPT觸及更多用戶,實現「AI原生體驗」,甚至可能取代傳統搜索引掣。他透露,OpenAI已與蘋果達成協議,將ChatGPT整合進iPhone、iPad和Mac,但因谷歌的競爭優勢(包括向三星支付費用預裝Gemini AI應用),OpenAI在安卓生態的分銷進展受阻。Turley強調,若谷歌被迫分享搜索數據或分拆Chrome,將有助ChatGPT提升產品表現,解決當前搜索技術的局限(如無法回答80%的即時查詢)。
谷歌與OpenAI的博弈:搜索與AI競爭加劇
庭審中,谷歌律師出示OpenAI內部文件,顯示Turley去年曾稱ChatGPT在消費聊天機械人市場領先,未視谷歌為最大競爭對手。Turley解釋,這是為激勵員工,並強調分銷合作對OpenAI仍至關重要。OpenAI曾於2024年7月聯繫谷歌,尋求使用其搜索API以提升ChatGPT的即時查詢能力,但谷歌於8月拒絕,理由是涉及「過多競爭對手」。目前ChatGPT依賴微軟(Microsoft)的Bing搜索技術,但Turley表示其表現不佳,OpenAI仍需外部數據支持。谷歌則透露,其最新協議已放寬對三星、摩托羅拉(Motorola)及運營商AT&T、Verizon的限制,允許其搭載其他搜索引掣,但司法部認為這不足以解決壟斷問題,要求禁止谷歌以金錢換取預裝的行為。
核心資料表
項目 | 詳情 |
---|---|
反壟斷裁決 | 2024年8月谷歌被判搜索壟斷,2025年4月聽證補救措施 |
司法部要求 | 強制分拆Chrome,禁止預裝協議,分享搜索數據 |
OpenAI意圖 | 有意收購Chrome,深化ChatGPT整合,挑戰谷歌搜索 |
市場影響 | 標普500跌10.5%,科技股波動,AI競爭加劇 |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