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ikawa和Jellycat 碎片化時代情感速效藥︳封面故事
在快節奏、高壓的現代社會,「治癒經濟」應運而生,不再只是販售商品,而是提供一種心理慰藉。軟萌的角色IP、蓬鬆可擁抱的娃娃,承載著龐大的情感需求。Chiikawa與英國品牌Jellycat,正是治癒經濟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大IP。
Chiikawa(ちいかわ)的原意是「小小的、可愛的傢伙」,由日本插畫家Nagano創作,最初在X(前Twitter)連載後迅速爆紅。
Chiikawa能在年輕族群中引發共鳴,正是因為它以「可愛包裝焦慮」的方式道出了許多人的內心寫照。角色雖然可愛,卻時常面對如考試、工作、怪物等壓力情境,但他們總以天真的方式努力求生,透露出一種「雖然很累但還是要撐下去」的共鳴感,深深打動了年輕世代。
更關鍵的是Chiikawa每集動畫僅90秒,完美適配Instagram限時動態或TikTok短視頻的傳播模式。觀眾能在通勤、午休等碎片時間輕鬆看完,並迅速分享擴散。這種「速食治癒」的設計,讓Chiikawa在社交媒體上如病毒般蔓延,成為Z世代的「電子維他命」。
Jellycat觸覺療癒
如果說Chiikawa以故事取勝,英國品牌Jellycat則憑藉「觸覺療癒」征服全球。自1999年成立以來,Jellycat以極致柔軟的毛絨質感和擬人化設計著稱。其招牌角色「Bashful Bunny」更成為社交媒體上的打卡常客。
Jellycat深諳Z世代心理,選擇將重心放在TikTok等視覺化平台上經營短影音。店員更在為顧客結賬之前,工作人員會進行一場表演,翻轉Jellycat漢堡或打包一玩具盒薯條。相關影片在 TikTok觀看次數突破2,200萬次,成功引發「打卡熱潮」。根據消費趨勢平台Glimpse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對Jellycat的搜尋熱度暴增171%。品牌全球收入從2013年的700萬美元,飆升至2022年的5,700萬美元;2023年更達到2.52億美元,顯示其商業潛力與情感價值雙雙爆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