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

特朗普關稅|終結全球自由貿易嗎?體系面臨挑戰但未必崩潰

投資

廣告

特朗普關稅衝擊全球貿易秩序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又譯川普)宣布「對等關稅計劃」,正式引爆特朗普關稅風暴。這項政策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稅率:中國54%、歐盟20%、日本24%、韓國25%、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汽車進口關稅則統一為25%。特朗普稱此為「解放日」,旨在通過關稅保護美國製造業、縮減貿易逆差。然而,這一舉措引發全球市場劇烈反彈,標普500指數下跌10.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11.4%,全球500位富豪財富損失超過5000億美元(約38873億港幣)。這讓人不禁聯想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對全球化的衝擊。如今,特朗普關稅被視為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重大挑戰,但它是否真會終結自由貿易,仍需從歷史與現實多角度剖析。

此舉讓人聯想到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當時英國選擇退出歐盟,被視為對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重大打擊。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同樣被認為是對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挑戰,但其是否會終結自由貿易,仍需從多角度分析。

特朗普關稅的衝擊:類似英國脫歐的「退出」效應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與英國脫歐有相似之處:

退出既有秩序:英國脫歐是退出歐盟貿易框架,特朗普關稅則被視為美國從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中「退出」,試圖以保護主義重塑貿易關係。

地緣政治影響: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2024年GDP約28萬億美元,佔全球約25%),其政策影響遠超英國脫歐。特朗普關稅衝擊全球供應鏈,特別是對中國、歐盟等主要貿易夥伴。

市場反應:關稅宣布後,全球市場動盪加劇,類似英國脫歐後的英鎊暴跌與市場不確定性。

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影響更廣泛,因美國在全球貿易中的核心地位(2024年美國進口額約3.2萬億美元,佔全球貿易約12%)。康乃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埃斯瓦爾·普拉薩德(Eswar Prasad)表示:「這不會是自由貿易的終結,但標誌著不受限制自由貿易的收縮。」

特朗普關稅|自由貿易的韌性:歷史教訓與樂觀預測

儘管特朗普關稅帶來衝擊,經濟學家普遍認為,自由貿易的長期趨勢可能難以逆轉:

歷史經驗

英國脫歐後,歐盟並未解體,反而推動了更緊密的內部合作。2024年,歐盟27國GDP總和達18萬億美元,顯示其經濟韌性。英國也在2025年尋求與歐盟更緊密關係,例如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將與特朗普談判以降低10%關稅。

特朗普首任期(2018-2020)對中國徵收關稅(最高25%),雖引發貿易戰,但全球貿易額僅下降0.8%(WTO數據),顯示自由貿易體系的韌性。

自由貿易的好處:全球化帶來顯著經濟效益,1947年至2017年,全球關稅平均水平從22%降至2.5%,推動全球GDP增長近5倍。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傑森·弗曼(Jason Furman)表示:「世界對自由貿易的認知不會因美國政策改變。」

區域合作趨勢: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其餘11國於2018年簽署《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涵蓋5億人口與13%全球GDP,顯示區域貿易協定可繞過美國繼續推進自由貿易。

特朗普關稅|關稅的短期衝擊:混亂與不確定性

特朗普關稅政策短期內對全球貿易體系造成顯著衝擊:

市場動盪:關稅推高進口成本,美國消費者面臨物價上漲(汽車價格或漲4000-15000美元),通脹加劇(2024年CPI已達3.8%)。

報復性措施

中國迅速反制,對美國商品加徵34%關稅,並未與日本、韓國協調應對。

歐盟警告其他國家勿向歐洲市場傾銷廉價商品,可能與中國走近以消化越南等國出口。

加拿大與墨西哥等美國盟友也面臨關稅壓力,可能採取報復措施。

貿易戰風險

普拉薩德警告,美中貿易戰可能加劇兩國緊張關係,經濟與金融關係的平衡被打破。歷史上,貿易爭端曾引發衝突,如1812年戰爭與鴉片戰爭。

貿易量下降:世界貿易組織(WTO)估計,特朗普關稅將使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減少1%,較此前預測下調近4個百分點。若全面貿易戰爆發,影響將更嚴重。

特朗普關稅|全球貿易格局的可能演變

特朗普關稅可能推動全球貿易格局重組,但未必終結自由貿易:

非美國貿易集團的形成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西蒙·強生(Simon Johnson)認為,歐洲可能與中國、越南等國形成「非美國貿易集團」,消化過剩出口。但歐洲對中國商品的接受度有限,可能導致過剩出口轉向其他市場(如非洲或拉美)。

中國可能通過刺激內需(2024年消費佔GDP比重僅38%,遠低於美國的68%)或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來應對,但其內需政策效果不佳(過去十年消費增長緩慢)。

雙邊與區域協定加速

弗曼預測,更多國家將繞開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涵蓋15國,佔全球GDP 30%)。

英國脫歐後試圖與多國簽署FTA,認為脫歐使其能更靈活談判,特朗普對英國徵收10%關稅(低於歐盟的20%)被視為脫歐紅利。

美國地位的挑戰: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2024年消費品進口約2.5萬億美元),其關稅政策迫使其他國家調整貿易關係,但也可能削弱其在全球貿易中的中心地位。

特朗普關稅的動機與爭議

特朗普關稅政策回應了真實問題,但也引發爭議:

動機

特朗普認為,中國崛起(2024年出口額達3.6萬億美元,佔全球14%)與其補貼政策掏空美國製造業(2024年製造業佔GDP比重降至11%)。關稅旨在促進製造業回流。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2024年約4000億美元)與關稅差異(中國對美農產品徵收25%,美國僅3%)是其重點關注。

爭議

支持者:特朗普與顧問納瓦羅認為,關稅可保護美國產業,減少逆差(2024年達1.2萬億美元)。

反對者:強生指出,中國崛起對全球貿易的顛覆性超日本,關稅戰可能加劇供應鏈壓力。香港特首李家超批評美國「霸凌野蠻」,破壞多邊貿易體制。

歷史政策:歐巴馬曾對中國輪胎徵收35%關稅,拜登延續特朗普對華關稅,顯示美國對中國貿易政策的不滿早已存在。

特朗普關稅|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關稅稅率 中國54%、歐盟20%、日本24%、韓國25%、台灣32%、越南46%、柬埔寨49%
市場影響 標普500跌10.5%,納斯達克跌11.4%,全球富豪財富損失超5000億美元(約38873億港幣)
貿易量影響 WTO估計2025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減少1%,較此前預測下調4個百分點
美國貿易逆差 2024年達1.2萬億美元,中國順差約4000億美元
中國出口 2024年出口額3.6萬億美元,佔全球14%

特朗普關稅|分析:自由貿易的未來

特朗普關稅不會終結全球自由貿易,但將帶來以下影響:

短期混亂:關稅戰加劇通脹與衰退風險,美國通脹可能升至5%(貝萊德CEO芬克預測),全球供應鏈重組成本上升。

長期重塑:非美國貿易集團可能加速形成,區域協定(如RCEP、CPTPP)將推動自由貿易繼續發展。美國的貿易中心地位或下降,但其消費市場仍具吸引力。

地緣政治風險:美中貿易戰可能加劇兩國衝突,影響全球穩定。

特朗普關稅|展望:不確定性與機遇並存

特朗普關稅標誌著全球自由貿易的轉折點,但自由貿易的根基不會輕易動搖。其他國家可能通過區域合作與雙邊協定繞開美國,香港等經濟體也將加速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大灣區與RCEP)。然而,短期內全球經濟將面臨混亂,OECD預測2026年全球GDP增速或降至3.0%。特朗普政策的最終影響取決於其是否軟化立場,以及其他國家的應對策略。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