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戰 巴菲特

「現金為王」再顯威力:巴菲特美股暴跌中逆市增財894億港幣 躍居全球第四富豪

投資

廣告

關稅引發市場動盪 巴菲特逆市突圍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2025年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計劃」,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基準關稅,並對特定國家加徵更高稅率(中國54%、歐盟20%、日本24%等),引發全球市場暴跌。標普500指數自4月2日以來下跌10.5%,納斯達克指數跌11.4%,科技板塊更重挫23%。彭博億萬富翁指數顯示,全球500位富豪兩日內財富損失超5000億美元(約38873億港幣)。然而,94歲的「股神」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卻逆市增長,截至4月7日,其淨資產增至1540億美元(約11973億港幣),年內增長115億美元(約894億港幣),在彭博億萬富豪榜上從第五升至第四。

關稅戰 巴菲特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巴菲特財富增長:現金儲備與價值投資顯效

巴菲特執掌的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BRK.A)今年股價累計上漲6%,在市場動盪中表現堅挺。與科技富豪財富大幅縮水形成對比,巴菲特成為前20大富豪中僅有的兩位年內財富增長者之一(另一位為歐萊雅繼承人Francoise Bettencourt Meyers,財富增18億美元(約140億港幣)至980億美元(約7619億港幣))。其財富增長原因包括:

  • 現金儲備策略:伯克希爾哈撒韋連續9季淨賣出股票,創公司最長減持週期,累計套現1340億美元(約10418億港幣)。截至2024年底,現金儲備達創紀錄的3342億美元(約25983億港幣),佔公司市值15%,為近十年最高。
  • 價值投資布局:持股集中於能源與消費品行業,如雪佛龍(Chevron)、美國運通(American Express),這些股票年內平均漲幅8.7%,有效對沖科技股崩盤風險。
  • 市場避險需求:伯克希爾哈撒韋是標普500成分股中唯一連續50年股息增長的公司,A類股價保持穩健,成為投資者避險港灣。

核心資料列表

項目 詳情
巴菲特淨資產 1540億美元(約11973億港幣),年內增115億美元(約894億港幣),排名升至第四
伯克希爾現金儲備 3342億美元(約25983億港幣),佔市值15%,近十年最高
科技板塊表現 年內跌23%,科技富豪財富蒸發超4000億美元(約31099億港幣)
市場表現 標普500跌10.5%,納斯達克跌11.4%(自4月2日以來)
馬斯克財富 年內縮水1350億美元(約10496億港幣),跌至第五(福布斯排名)

科技富豪重創

關稅政策與AI泡沫破裂重創科技富豪財富,美國科技界億萬富翁前三季度財富蒸發超4000億美元(約31099億港幣):

  •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特斯拉股價年內跌36%,馬斯克財富縮水1350億美元(約10496億港幣),淨資產跌至2978億美元(約23153億港幣,彭博數據),福布斯即時統計顯示其排名跌至第五,財富損失相當於每分鐘8300美元(約64529港幣)。
  •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Meta股價跌28%,財富縮水281億美元(約2185億港幣)至1790億美元(約13917億港幣)。
  • 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亞馬遜股價跌25%,財富縮水450億美元(約3499億港幣)至1930億美元(約15005億港幣)。
    科技板塊的系統性風險源於關稅推高供應鏈成本、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市場對AI技術盈利能力的質疑。

市場分析:「現金為王」策略的勝利

市場分析師指出,巴菲特在經濟不確定性中的逆勢增長,源於其「現金為王」與價值投資策略:

  • 保守配置:伯克希爾哈撒韋將超半數現金配置於短期國債與高評級企業債,確保流動性與安全性。
  • 防禦型投資:聚焦能源、消費品與金融板塊,避免科技股高估值風險。
  • 危機機遇:巴菲特在致股東信中多次強調「保持彈性」,現金儲備使其能在市場恐慌時低價收購優質資產。
    相比之下,馬斯克等科技富豪過度依賴單一市場(如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40%銷量),在關稅戰與消費者抵制(因馬斯克政治立場)中更易受創。

未來動向:巴菲特或醞釀大規模併購

伯克希爾哈撒韋現金儲備佔市值15%,創近十年新高,市場預測巴菲特可能醞釀大規模併購。潛在目標包括:

  • 金融行業:如富國銀行(Wells Fargo),可增強伯克希爾哈撒韋金融板塊布局。
  • 消費品行業:如卡夫亨氏(Kraft Heinz),進一步擴大消費品投資。
  • 能源與基建:考慮美國基建投資熱潮,可能收購鐵路或能源資產。
    巴菲特此前表示,現金儲備是「在恐慌時刻捕捉機會的槓桿」,顯示其準備在市場低谷時出手。

展望:全球財富版圖重組

關稅戰與地緣政治衝突加劇全球財富版圖重組。馬斯克財富或因特斯拉新款Model Y與廉價車型(Model Q)表現回升,但需應對關稅報復與品牌形象挑戰。巴菲特則憑藉穩健策略繼續領先,短期內其財富有望進一步增長。
全球市場仍面臨不確定性,OECD預測2026年全球GDP增速或從2024年的3.2%降至3.0%。投資者可能轉向防禦型資產(如國債與價值股),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穩健表現或吸引更多資金流入,進一步鞏固巴菲特在富豪榜的地位。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