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

哪吒之魔童鬧海|導演餃子棄醫從畫 曾歷3年「啃老」歲月

品牌故事

廣告

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 熱潮勢不可擋,截至今(18日)電影累計票房已突破121億元人民幣,登上全球動畫電影票房榜第2位,與第1位的《玩轉腦朋友2》越來越近;同時超越《侏羅紀世界》進入全球電影票房榜第9位,亦是榜上唯一的亞洲電影。2月22日起,《哪吒2》亦會在港澳地區上映。

《哪吒2》的成功,不僅讓中國動畫電影創輝煌新章,也讓導演餃子(本名楊宇)的傳奇經歷成為熱議話題。這位45歲的四川導演,從醫學院學生到「啃老」三年,再到如今憑兩部《哪吒》成為中國票房最高導演,他的奮鬥故事激勵了無數追夢人。

哪吒 (圖片來源:劇照)
(圖片來源:劇照)

哪吒之魔童鬧海|導演餃子3年「啃老」歲月

1980年出生的餃子從小想當漫畫家,但也明白到靠漫畫難以維生,由於小時候父母都在醫院工作,因此他高考時就順理成章報了醫學專業,進入華西醫科大學藥學院(現四川大學醫學院),本應向醫生之路進發。然而,他在大三時接觸到三維動畫軟件MAYA後,他的人生軌跡徹底改變。畢業後,他在廣告公司工作了一年,並在工餘時間自行製作動畫短片。

哪吒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但對動畫的熱情讓他毅然辭職,開始了長達三年半的「啃老」生活。由於餃子工作後沒多久,父親就過世了,所以他只能依靠母親每月僅千元的退休金維持生計。幸而得到母親的支持和包容,讓他無顧慮全身心投入動畫創作。

因此在《哪吒2》中,他特意改寫早已深入民心的「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情節,哪吒父母也對他充滿包容與愛意,「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實感悟、感觸,融入我的作品中」。

哪吒之魔童鬧海|《打,打個大西瓜》打出名堂

2009年,餃子用一台電腦和MAYA軟件,獨立製作了16分鐘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這部作品在網絡上迅速走紅,點擊量突破千萬,並斬獲國內外30多個專業獎項,包括2010年柏林國際短片電影節的「評委會特別獎」等。這部短片不僅為餃子贏得了業界認可,也讓他成立了個人工作室,正式踏上動畫導演之路。

哪吒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2015年,餃子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當時光線傳媒成立「彩條屋計劃」,招攬中國動漫製作人才,彩條屋CEO易巧欣賞他的才華,邀請他加入並全力投入動畫電影創作,就此開始籌備哪吒的故事 。經過數年的打磨,餃子在2019年交出了驚世之作《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以50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打破了中國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並贏得了觀眾和業界的一致好評。

哪吒之魔童鬧海|中國首位百億票房導演

今年,《哪吒2》強勢歸來,僅上映9天就超越《長津湖》,問鼎中國電影史票房榜。這部續作集4000人團隊之力製作,團隊中每個都是國內動畫界的頂尖精英,但動畫師們在表演都是門外漢。因此餃子就先把自己的想法演出來,讓動畫師照着畫,全片70%的內容他都演過。這些角色伴隨了自己10年,前世今生都已刻在腦海中。

這部續作不僅角色數量是前作的三倍,特效鏡頭更超過1900個,展現了中國動畫技術的巨大進步。餃子也因此成為中國首位百億票房導演,完成了從「啃老」到行業領軍人物的華麗轉身。

哪吒 (圖片來源:劇照)
(圖片來源:劇照)

餃子的成功,不僅在於他對動畫的熱愛和堅持,更在於他敢於打破常規、追求夢想的勇氣。他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中有夢,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夠創造奇蹟。正如他所說:「哪吒其實和我挺像的,都有不認命的一面。」 這份不認命的精神,正是餃子人生的真實寫照,也將繼續激勵着更多年輕人勇敢追夢。

圖片來源:劇照、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