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倉汰弱留強 讓組合表現愈趨理想
事實上,「東升西降」只是以立場為主的口號,市場上並沒有一邊市場上升,則另一邊市場下跌的必然現象。
試問歷史上何曾見過一次美股快要「股災」之時,但是港股仍然是大牛市?
既然根本未曾出現這般情況,那麼「東升西降」這句說話便已經不攻自破。
反而,即使同樣處於同一牛市當中,不同的市場卻會有強弱之分,所以會讓很多朋友出現錯覺,認為上升較多的股票,因為「貴」便應該下跌;相反跌幅較大,低殘的股票,因為「平」便應該上升。
應以做生意角度看待投資
這是由於很多朋友「股票要低買高沽」的思維中毒大深,習慣了以炒賣的角度看待投資,期望能夠「低買高沽」,當見到股價跌得多,就覺得很便宜可以低價買入,等待上升;而那些升得高的,則覺得是貴,先行沽出,等待下跌時再撈,結果不斷做出逆勢而行的動作。
真實的市場並非如此,如果以做生意的角度看待投資,自然便會選擇有前景、有發展的公司投資。
就如有兩間餐廳,其中一間食物質素良好,門庭若市,經常大排長龍;另一間則門可羅雀,讀者會選擇光顧哪一間餐廳?讀者又會選擇哪一間來投資呢?相信答案顯然而見。投資亦是如是,只要簡簡單單找一些有前景、強勢的股票坐便可以。
現時雖然正值牛市,但是牛市也不是代表只升不跌,中間亦會出現調整,標準普爾500指數更是已經15個月未沾過200天線,回看過去歷史,很多時一年多,標指都會回沾200天線的,所以今年內有機會出現較深的調整,需要時刻做好風險管理。
這並不是需要清倉等待下跌,而是定好止蝕位,跌穿便按照策略先行離場,不能認為正值牛市便憑信心坐股便可,也要懂得汰弱留強。
就如市場受DeepSeek衝激下,很多人工智能(AI)股股價,在1月27日曾經一度由高位大跌,有些個股因而走勢轉弱,一波下挫後仍未能重拾升勢,反觀有些個股則已迅速收復失地,這正是讓我們汰弱留強的時機。
一波跌浪後,當中可能有些股票跌穿位走了,但剩下來沒有跌穿位、最強勢的股票,而且業績亮麗,再度上揚,就是接下來的領頭羊,值得留意。
當指數再往上升,又可將先前減低的注碼,加去強勢的股份身上,懂得汰弱留強,至少在個股轉弱了之時懂得離場,不會坐了一堆蟹貨,同時亦可確保自己所持有的,都是最強的股票,讓持倉組合愈來愈理想。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