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崛起引爆中概股外資巨頭紛紛唱多!接下來應關注哪些投資機會?
DeepSeek不僅降低了大模型使用成本,加速下游AI應用落地,還可能重塑產業鏈格局,推動全球算力市場的供需演變;同時,在國外部分大模型封閉的情況下,DeepSeek選擇向世界開源,彰顯出中國科技的自信與強大,大大提升了市場信心與風險偏好,或將刺激海外資金增配中國科技股。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國際大行加入了看多中國股市的行列,中國資產ETF在美股強勢吸金,外資也正用“真金白銀”力撐中概股走高。
多家大行力撐!中國股市今年有望迎來價值重估由於DeepSeek的爆火,給了國內雲計算和大模型相關企業的估值抬升,不僅是國內資金持續加倉港股,不少外資近期也紛紛流入,而阿里等明星中概股將是外資回補倉位的最受益對象之一。
彭博彙總的數據顯示, 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raneShares(KWEB.US) 在2月7日淨吸金2.87億美元,資產規模增長4.8%至62.6億美元,觸及11月13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與此同時,高盛、德銀、美銀、貝萊德等多家國際大行都齊聲看好中國資產的後市發展,主要原因包括DeepSeek引發中概股價值重估、政策支撐中國科技企業發展以及美股領先優勢消退等。
高盛分析師David J. Kostin指出,DeepSeek的崛起意味着AI行業的發展正從硬件基礎設施層向軟件應用層轉移;而在AI軟件領域,中概科技股有着顯著優勢,軟技術在MSCI中國指數中的盈利佔比高達37%,市值佔比為32%。基於這一判斷,高盛維持對MSCI中國指數的超配評級,並預計該指數在2024年有望上漲14%,在更樂觀的情況下甚至可能上漲28%。
滙豐、德銀的分析師則一致認為,全球對DeepSeek的關注可以刺激投資者重新評估中國的創新能力,這可能是今年中國股市上升的催化劑。目前,MSCI中國指數的交易估值比全球指數都低,且接近其估值範圍的低端。
貝萊德的基金經理也發出樂觀信號。該行認為在政策指引下,經過數年的轉型反彈期,中國經濟有望在新質生產力,特別是高科技製造領域取得初步成果,且經濟增速回升至良性循環。美銀預計今年美股的領先優勢會有所消退,建議做多中國股票,並預計中美之間的貿易和科技戰不會升級。
DeepSeek攪動AI江湖!投資機會還有哪些?DeepSeek憑藉卓越性能和創新技術橫空出世,還將推理成本降至行業平均水平的1/10,效果顯著“出圈”,在資本市場掀起又一股AI投資熱潮:從算力基礎設施到行業應用場景,從芯片製造商到數據服務商,相關標的股價輪番上漲。不過,這場AI投資盛宴遠未到結束之時,接下來市場還有哪些投資機會值得一搏?
中信證券分析認為,本輪AI革命與移動互聯網最大的不同在於,移動互聯網先有硬件平台(智能手機)後有軟件生態,而本輪AI則是先有模型(軟件)後有新硬件(眼鏡、玩具、手機、汽車等)形態出現,且未來所有硬件都將以Agent作為交互入口,其底層則是以LLM為核心的操作系統。
基於此,多家機構的針對DeepSeek的研究報告,都指示到了幾大類投資機會——AI軟件與硬件,雲計算與大數據,國產算力龍頭,智能駕駛、低空經濟等前沿科技。
中金研究部進一步指出,隨着中國在AI技術上的突破,全球資本流動可能會發生變化,部分海外資金可能重新佈局中國股市,尤其是在AI軟硬件、機器人、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前沿科技領域。長期來看,這可能帶來新的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