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資料圖片

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著力建立匹克球生態圈

大灣區

廣告

啟德體育園即將全面啟用,相信能夠為本港經濟帶來動力,運動相關行業近期的發展可謂一枝獨秀。全力推廣匹克球的休閒運動品牌Bay Pickle,最近在荃灣愉景新城增設第三個場館,並且開設全港首間匹克球用品專門店。匹克球熱潮席捲美國,近年來到亞洲,包括香港,

Bay Pickle著力建立相關運動的生態圈,務求「做大個餅」,爭取這項運動成為奧運項目之一。

Bay Pickle的第三個匹克球場館在荃灣愉景新城一樓中庭,佔地超過2,500平方呎,設有兩個標準球場及全港首間匹克球用品專門店。
愉景新城主要吸納家庭客,Bay Pickle希望能夠接觸更多這類型的顧客,所以提供多個匹克球親子及初學者課程,並由擁有相關資格的專業教練負責教授。
這是Bay Pickle第三個匹克球場館,首個場館位於天后木星街;另一個與學校合作。
Jenny說:「天后場館於大半年前開幕,最初中午前後才開始接受預約場地,但是不斷有人查詢可否預訂更早的時段,結果提早至7時便開門。」

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有效聚集人流

現時天后場館的預約幾乎爆滿,除了一般的租場外,還有不少企業在此舉行活動,較早前滙豐租用場地,為行政人員提供相關課程,吸引了逾80多名員工參與。
天后場館推出三種會員計劃,分別是基本會員、星級會員及金會員,年費分別為1,000元、5,000元及8,000元,愈高級的會員可以享有更多優惠,例如預訂場地的費用折扣。
Albert說:「天后場館現時吸納近140名會員,會員可以帶同親友參與活動,實際使用場館的人數更多。」
愉景新城場館,基本會員的年費更加優惠,只是500元,希望能夠吸引更多附近的居民參與這種運動。

愉景新城場館可以吸引更多兒童參與,有助從中培訓人才,有望日後代表香港出賽。
兒童多在放學後才有時間進行運動,所以早上的預約可能較少,Bay Pickle正在計劃為長者提供半價租場優惠,讓更多人參與這項運動。
近年商場的人流及生意,無法與疫情之前相比,不少商場都在積極轉型,吸納更多不同的商戶,希望能夠吸引顧客專誠到訪,而運動就是較為熱門的項目。
Jenny說:「我以前曾負責商場的租務,隨著顧客的消費模式改變,商場都需要轉型,新興運動能夠聚集人流,所以商場都抱著較為開放的態度,願意詳細洽談。」

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運動裝備是藍海市場

如果以生意而言,運動場館的每平方呎營業額,當然不及餐飲及購物類別的商戶,但是新興運動具有一定吸引力,如果配合大型賽事,更加能夠吸引人們專誠到訪。
Jenny說:「開設場館其實非常容易,只要有地方就行,但是我們看準的並不是租場這麼簡單,而是建立整個生態圈,推廣匹克球運動。」
Bay Pickle的會員計劃,每年包含四塊基本球拍,因為球拍容易磨損,每隔三個月至半年便需要更換,同時可以為會員進行個人化升級,例如增加負重、調整版型等。
Ken說:「匹克球的球拍價格由數百元至數千元不等,然而愈昂貴的球拍,並不等於愈適合自己,必須親身試用才知道,我們的會員可以試用才落實購買,這樣可以避免無謂的浪費,所以我們並不著眼於單純的買賣,而是強調服務。」

近年社會聚焦於可持續發展,Bay Pickle亦沒有忽略這個元素,他們計劃回收球拍,因應球拍的情況,決定循環再用或者回收再造。
熱門運動項目,例如足球及欖球,在裝備方面,都有著名的品牌推出相關產品,但是匹克球暫時未有。
Jenny說:「匹克球還是一個藍海市場,暫時未有品牌壟斷,我們正聯絡不同的運動品牌,了解合作的可能性。」
這次愉景新城場館開幕,Bay Pickle同時宣布與匹克球運動品牌Joola及女性服裝品牌Wacoal CW-X合作,推出相關的運動裝備,亦有計劃推出自家品牌。

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探討不同形式合作

Ken本身是匹克球教練,他在大灣區五所大學任教,一直致力培育年輕人才。
Bay Pickle最近與北京海淀外國語教育集團建立合作關係,包括資助港澳地區的學校教師,前往內地接受專業的教練培訓,協助培育更多人才。
Bay Pickle透過本港的學校推廣匹克球運動,最近與將軍澳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合作,在校園設置佔地超過9,000平方呎的九個標準球場及相關配備,在校內推廣這項運動。
Bay Pickle將於今年5月在上環信德中心雅辰會舉辦匹克球青年錦標賽,旨在讓年輕球員透過密集的訓練課程掌握各種戰術、並在比賽中靈活應對,提升競技水平。

體育用品品牌李寧在內地不同城市舉行匹克球聯賽,Bay Pickle希望能夠培育港澳地區的人才,日後參與這些賽事,或者自行籌組比賽。
匹克球有望在兩屆奧運之後,正式成為奧運的比賽項目之一,因此不同國家及地區,希望能夠培育首批運動員。
Jenny說:「要推動匹克球成為奧運項目,必須在全球多個國家設有總會,然後成立世界聯賽,才有機會申請成為奧運項目,我們希望能夠牽頭推動成立活躍的總會。」
Bay Pickle的初期投資額達七位數字,現時推出訓練課程及銷售商品,為公司帶來收入及利潤,讓公司有能力擴充場地。

Jenny說:「我最初以投資者的身分加入Bay Pickle,當時根本沒有人會考慮投資在匹克球這項運動,但是近期愈來愈多人有興趣參與其中,相信與熱潮愈演愈烈有關。」
Ken說:「現時最重要的是『做大個餅』,吸引更多人投入這項運動,所以我們對任何形式的合作抱持開放態度,包括以特許經營的模式發展。」

bay pickle第三個場館開幕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匹克球玩法

匹克球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當年美國議員為了安撫小孩,胡亂地就地取材,後來漸漸定形,並於70年代中後期成為正式的運動。
最初美國議員與小孩在羽毛球場開始打匹克球,所以場地基本上與羽毛球完全相同,只是球網高度降到34吋。
球的體積與網球相若,是以樹脂製成的薄殼中空球,直徑7.4公分,上有26個(適用於室內)或是40個(適用於室外)直徑約1厘米的小孔。
橫握的球拍形如較大的桌球拍,最初是木製的,目前有較輕的玻璃纖維、混合材料和碳纖維板。
匹克球的打法接近網球,手部揮拍動作多在腰部以下,運動量與網球差不多,但造成的傷害相對較少。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