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代幣化 能否成數碼經濟時代趨勢
跟ICO相比,STO更有法律保障;跟傳統IPO相比,STO更快捷;跟加密貨幣相比,STO不光可以編程,而且可以改變所有權。
隨數碼經濟的日益推進,證券的代幣化是否會成為一種趨勢?以下分析一二。
證券代幣化受SEC監管
首先,從現有存量看,作為信用程度很高的美國國債,已有6.03億美元代幣化市場價值。
根據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香港債券市場代幣化》報告,截至2023年3月,全球代幣化債券的發行總額已達到約39億美元。
在2023年,證券市場包括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代幣化規模,達到2,020億美元,並以複合年率5.96%增長。
而整個資產代幣化市場,截至2023年底估計約為6,000億美元,且從2024年至2032年預計有40.5%複合年增長率2。
從主流認可度來看,證券代幣化是受到美國證券法(SEC)監管或者說保護的,
涉及到的1933年證券法中的Reg D、Reg A +、Reg S,以及SEC Howey Test。
按DeFi、非同質化代幣(NFT)、Stable coin等分類給予資產代幣監管,是未來的趨勢。
STO覆蓋很多資產類
比較成熟的證券代幣發行平台有Polymath和Swarm,可發行的證券交易所包括倫敦證券交易所、澳洲證券交易所等。
2023年,香港政府發行總價值8億元的全球第一隻綠色數碼債券;2024年,香港又發行一隻約60億元的綠色數碼債券。
現在STO已經覆蓋了很多資產類,其中有區塊鏈項目Polymesh Private專門發行證券代幣;美國國債支持的穩定幣Ondo的USDY代幣化Arbitrum;房地產代幣化的propy項目。
介紹過的股票債券代幣化、碳交易代幣化toucan、藝術品收藏品代幣化如crypto punks等NFT、貴金屬代幣化的PAXG項目,農產品項目代幣化如Solana的農產品,在代幣化平台AgriDex融資。
RWA代幣持有者倍翻
基金代幣化如BounceBit,2025年將會推出BlackRock的BUIDL(Blackrock USD Institutional Digital Liquidity Fund)和Franklin Templeton的BENJI交易。
其次,從數碼經濟的增長性看,區塊鏈上的現實世界資產(Real World Asset, RWA)是STO後形成的數碼通證形式,來表示實物資產,包括有形和無形的涵蓋貨幣、大宗商品、證券和債券等的傳統金融資產。
若從參與者的角度看,2023年真實世界資產(RWA)的代幣持有者超過45,000人,與2022年相比翻了一番。
參與者選擇交易平台,設立賬戶並認證、準備資金投資資產、執行交易,並管理持有資產,合規買賣並提取資金。資產代幣化的買賣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約束。
從好處來說,STO使得全世界的資產更為透明化,在次貸危機種由於多次資產分級打包,很難再追責,而STO可以做到全鏈條追責。
同時,發行證券也將工作流程大大縮減,交易成本也大大節約。而且參與的門檻也將大大降低,投資者可以接觸到全世界的資產標的。
壞處在於,因為完全依仗計算機信息技術,安全性的掌控取決於計算機網絡的安全,因此會帶來因為計算機網絡安全而帶來的暴露風險。
其次,資產代幣化將極大增加流動性,從而帶來更大的價格波動。這也將影響估值和定價的合理性。
資產代幣發行(Security Token Offerings, STOs)後碰到合併、改名、叉分可能不光符合過去線下的合規,還要達到鏈下鏈上投資者溝通、監管報備、風險評估和技術實現。
資產代幣化,這種新的證券化和流通形式,將給法律監管帶去更多的挑戰。
當地的反洗錢(AML)和「了解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可能要與國際清算銀行配合推動國際合作,開發自動合規審計或者讓第三方驗證代碼,不斷提高技術能力實現有效監管,平衡隱私與透明性。
推進標準化是加速流通關鍵
未來而言,由於證券代幣化推動真實世界資產鏈上發行,而這些資產包括有形的如房、車;無形的如證券等。
推進標準化是加速流通的關鍵,而立法進一步確認產權是鏈上交易的保障。
現有的標準有基於反洗錢計劃的「了解你的客戶」,即KYC/AML聯盟的條款推出的代表項目等,但要想變成人人認可的趨勢,要讓每個使用者都向現在於現實生活中交易資產的感覺完全一樣,或者更方便因而有附加值,而僅僅是改變成了電子的方式,這才會流通起來,充分發揮帶來的流動性。
可以看到證券代幣化在增長,因此是趨勢,但是最終是否僅成為一種補充,而有官方推出有主權背書的公鏈這確實是發展下去後,像加密貨幣一樣監管者所面對的新情勢。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