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 蒙牛 品牌 資料圖片

乘奧運風走出國際 乳企龍頭蒙牛翻身史|莊夢奇專欄

品牌故事

廣告

2024巴黎奧運會上,品牌體育營銷的戰事再度打響,蒙牛乳業(02319)首次晉身奧林匹克全球合作夥伴計劃(TOP),是唯一來自中國消費品產業的奧運會全球合作夥伴,也是全球乳業首個合作夥伴。回顧蒙牛發展歷史,也是一部中國乳業的發展進化史。從1999年蒙古呼和浩特53平米的小民房中起步,25年來蒙牛乳業實現了從零到千億元人民幣收入的跨越式發展,成為全球乳業十強中成長最快、最年輕的乳企。
奧運 蒙牛 品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締造草根神話

最為傳奇的是蒙牛的創始人牛根生,堪稱「草根神話」。1958年,家境貧寒、出生不足滿月的牛根生,被父母以50元人民幣賣給一戶養牛的牛姓人家,為了養家,泥水匠、馬工、賣雪條、賣菜,他甚麽工作都做過。1978年,高中學歷的牛根生繼承了養父的工作,在大黑河牛奶廠做養牛工。

1983年進入呼和浩特回民奶食品廠(現內蒙古伊利集團)工作,從洗瓶工做起,後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公司經營副總裁。1997年,牛根生策劃了「伊利苦咖啡」雪糕廣告大獲成功,伊利雪糕的銷售額,由1987年的15萬元人民幣,增長至1997年的7億元人民幣,牛根生被譽為「中國冰淇淋大王」,當時他負責的業務,佔伊利總銷售額的80%。或許是功高蓋主,牛根生最終離開了伊利,並於1999年,在他41歲時創立蒙牛,於2007年超越伊利成為內地最大乳品企業。

打造智能工廠

創業初期,蒙牛和其他乳企一樣,選擇了「先市場、後牧場」的發展道路,隨著收入的增長,蒙牛不斷加大在上游的投入,打造高質產業鏈。在上游養殖環節,蒙牛相繼投資參股了中國最大的原奶生產商現代牧業、最大的有機奶供應商聖牧高科。與此同時,蒙牛利用先進的數碼化技術,實現了奶牛健康、牛奶生產,保存運輸等全產業鏈的實時監控和可追溯。

在下游生產端,蒙牛則推動新技術和新應用的落地,打造智能工廠,實現智能生產和智能渠道管理。為了快速發展壯大,牛根生引入了資本的力量。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營銷成為蒙牛搶奪市場的利器。2003年,隨著神舟五號順利升空,牛根生拿下贊助權,一句「舉起你的右手,為中國喝彩」,引來萬眾關注。此後蒙牛業務迅速成長,從2001年到2004年,銷售收入從7.24億元人民幣升至逾72億元人民幣。

三聚氰胺事件陷危機

2004年6月,蒙牛在香港上市,發行價每股3.935港元,牛根生身價增至過億元人民幣,站上了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一方面,蒙牛快速發展的背後,抓住了中國乳製品消費升級的行業發展主線,通過對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不間斷地對產品迭代創新,滿足了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的升級需求。其中最典型例子,就是蒙牛超級大單品「特侖蘇」。

作為最早誕生的高端牛奶品牌,特侖蘇早在2005年創辦之初,就以3.3克/百毫升乳蛋白核心指標,這一遠高於當時行業水平的特點,而受到市場追捧,「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一時間家喻戶曉。但狂飆式發展,也為蒙牛及行業帶來了負面效應。

因為集團過於激進,導致奶源供應不足,引發了整個行業哄搶奶源,也間接導致了三聚氰胺事件的發生。受此事件影響,牛根生的個人形象急轉直下。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爆發,蒙牛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牛根生「萬言書」求救,企業家朋友解囊相助,才得以不讓蒙牛落入外資手中。

積極探索新時代

直到2009年,中糧集團入股,牛根生很快宣布辭去蒙牛董事長。牛根生的時代徹底落幕,而面臨激烈挑戰的蒙牛,也在積極探索自己的「新時代」。

2016年,隨著曾經任職於達能、雅士利集團的盧敏放接任蒙牛乳業總裁,由內而外推動了蒙牛新一輪進化,讓集團逐步成為「中國消費品龍頭、國際化治理標桿、數智化應用先鋒」。2019年6月,蒙牛聯合可口可樂(Cola-Coca,美股代號:KO)斥巨資與國際奧委會達成合作,簽署了奧林匹克歷史上首個「全球合作夥伴計劃」。

蒙牛由此成為奧運TOP贊助商,權益持續至2032年,覆蓋三個奧運週期多項奧運賽事。也是在2024巴黎奧運會中,蒙牛首次以TOP贊助商姿態出現。

奧運 蒙牛 品牌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撰文:莊夢奇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