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業潮︳政府撤辣旺樓市 工商舖交投創歷史新低
Facebook「全港店舖執笠結業消息關注組」專頁大熱,「粉絲」人數短期內迅速攀升,現時已超過31萬人關注,不過近日專頁宣布「執笠」,將改為「全港店舖消息關注組」。中原(工商舖)董事總經理潘志明說:「其實每天都有店舖結業;另一邊廂又有店舖開業,若果將焦點集中在執笠,容易令人們覺得市道很差。」
結業潮︳租金大跌7成
自從去年開關以來,港人北上消費的熱潮愈演愈烈,剛過去的復活節假期尤其厲害,大量港人北上消費,令本港店舖水盡鵝飛。潘志明說:「復活節假期,出境數字超過200萬人次,這批是具有消費力的一群,難免影響本港市道。不過復活節只是香港的假期,相信要待『5•1』黃金週,才有較多旅客來港消費。」內地消費實惠,確實令本港不少商戶經營困難,因為難以與內地競爭,當地租金及人力成本相對均較為低廉。潘志明說:「香港商戶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沒有減價空間,自然令人覺得性價比較低,加上垃圾徵費、走塑等政策,令店舖經營成本上漲,結果『蝕少啲』機會都失掉,確實令人憂慮。」垃圾徵費有可能令企業每年額外付出數百萬元處理廢物,但是盈利超過這個數目的公司並不太多。
中原(工商舖)商舖部董事黃偉基說:「香港政府積極舉辦不同活動,目標是吸引遊客,例如剛剛舉行的國際七人欖球賽,有效令銅鑼灣一帶的食肆生意額增加三成,但是垃圾徵費及走塑等政策,卻又確實打擊經營空間。」面對這樣的市況,商戶續租的時候,大部分都會要求業主減租,當然個別街道及舖位還有空間加租。黃偉基說:「今年的經濟情況,股市持續低迷,港人沒有閒錢購買奢侈品,內地遊客的消費模式亦已改變,所以令某些核心區域的租金大幅下跌。」以尖沙咀海防道為例,過往有不少鐘錶珠寶店,現時大多是時裝店出售平價時裝,因為租金較高峰期下跌六至七成。其他的繁忙街道,例如羅素街、彌敦道等,個別店舖的租金亦出現大幅下跌。
不過,即使市道較差,但是仍然有做得不錯的商舖,以餐飲業為例,申領食肆牌照的數目仍然正在增加,不過只是類別與過往不同。潘志明說:「現時沒有人租用大舖,例如酒樓,較多是開設小店,具有特色的餐廳及麵包店,依然是大排長龍。」近期主打燒鵝的餐廳很受市場歡迎,單單在尖沙咀區便開了六間;經濟環境較差,人們傾向選擇便宜的東西,所以疫情期間兩餸飯大行其道,至今依然大受歡迎。潘志明指出,最近荃灣大涌道開了一間任何時段都是任食的餐廳,這種經營模式,更能切合現時經濟情況。
結業潮︳一雞死一雞鳴
黃偉基說:「商舖租賃市場呈兩極化,仍有不少內地及海外餐飲品牌進駐香港,大多落戶核心區舖以打響名堂,令核心區空置率走勢平穩至持續改善。」資料顯示,核心消費區尖沙咀及中環區空置率改善最大;另邊廂,民生區空置率呈上升趨勢,特別是靠近邊境口岸的新界西北地區,吉舖比目皆是,因為北區居民北上相對方便。事實上,吉舖的重災區遍布各區,即使核心區域也有,例如尖沙咀加連威老道,受到重建及收購項目影響,其中一條街共有22間吉舖,情況相當嚴重。黃偉基說:「內地及海外餐飲品牌進駐香港,始終追不上整體商舖倒閉速度,空置率改善程度較低,加上本港垃圾徵費措施即將開展,預料對餐飲行業影響最大,因而影響到舖位租務表現,預測舖租中短期都難有升幅,租務宗數亦只會平穩。」內地餐飲品牌來港發展,亦不會選擇太大的舖位,而且宗數始終不及本地餐飲般活躍。「全港的地舖租務每月約有300宗,其中一半來自餐飲業,本港餐飲業百花齊放,任何菜式都有,競爭非常激烈,經營容易受到多個問題影響,所以經常出現『一雞死一雞鳴』的情況。」黃偉基說。他認為,香港地少人多,舖位供應有限,如果業主肯減租,相信不少人願意租舖開店做生意。中原(工商舖)資料顯示,2024年第一季商舖市場僅錄得約131宗買賣成交,按年同期比較則大跌逾40%,為歷年來最低記錄。
結業潮︳舖市頹氣未消
買賣成交金額方面,第一季錄得約71.90億元,比上一季增加約三成,不過當中包括罕有大額交易,愉景新城商場以約40.20億元易手;若扣除此宗,季內成交金額僅約31.70億元,按季減少約23%。商舖租賃市場方面較為平穩,今季錄得約930宗租務成交,比去年第四季約919宗微升,但總成交金額就由上一季約1.01億元跌至最新約8,966萬元,反映舖位整體租金表現呈下跌趨勢。黃偉基說:「第一季舖市頹氣未消;加上市場連番出現利淡因素,不少資深投資者及財團為加快出售套現,因而進一步下調叫價,帶動高回報率舖位易手。」
關鍵在於息口走勢
資深投資者馬氏家族於季內沽出兩個舖位,其中觀塘瑞和街28至48號南安大樓地下H舖,原叫價約3,980萬元,最終減價約17%,至約3,280萬元成交,租金回報約4.9厘。兆萬集團相關人士亦沽出旺角砵蘭街292至294號地舖,成交價約6,700萬元,租金回報高達7.5厘。據了解,原業主於2010年以近1.1億元買入該舖,原本叫價約1.58億元放售,最終減價逾半成交,賬面虧損約4,280萬元。過去兩年,美國持續加息,令業主的利息支出不斷增加,由原本的低於1%,增至現時的6%至7%,對於持重貨的投資者來說,確實「頂唔順」。所以近期出現不少劈價求售的個案,減幅達到三至五成,如果不減息,相信情況仍然繼續,甚至出現鬥快減價的情況。潘志明說:「現時不少業主採取『躺平』的態度,斷供資產,任由銀行或財務機構收回物業,變成銀主盤拍賣。」租賃市場不景氣將影響買賣表現,預測業主減價出貨、提高回報率吸引買家的情況會持續,料第二季買賣成交會有約150宗,繼續維持低水平,買賣價就料續有約5%下調空間,第二季預測成交金額約40億元。
黃偉基說:「工商舖的市道暫時看不到曙光,主要視乎息口走勢,如果美國今年落實減息,有可能令業主減輕利息支出,可以喘息一下;如果利率維持不變,相信市道將會持續低迷。」
優質大型工廈項目受追捧
工商舖還包括寫字樓及工廈,前者供應過剩但需求不足,導致價格難有升幅;新型工廈價格尋底吸引投資者,第二季新盤料刺激買賣交投。商廈市場持續受全球經濟環境淡靜所影響;加上商廈市場需求失衡,供應過盛,令買賣交投量持續在低位徘徊。中原(工商舖)工商部董事劉重興表示,工商市場氣氛雖然受大市影響而成交量處於低水平,但具潛力的優質大型工廈項目仍然備受追捧,季內錄得矚目逾1億元成交。有資深鍾姓投資者買入粉嶺安樂門街30至32號及安居街31號的相連工廈,成交價約1.50億元,項目總面積達約66,000平方呎(未核實),平均呎價僅約2,261元。
另外中國移動斥資約1.35億元,購入大埔太平工業中心1座2樓一籃子單位,涉及面積約41,000平方呎(未核實),成交呎價約3,247元。劉重興預期,最新住宅市場撤辣帶動整體樓市氣氛,部分業主成功出售住宅物業套現而重整資產組合,稍後研究其他類型的投資產品。當中工商物業呎價吸引,用途又多元化;加上由低至100多萬元至1億元的物業均有選擇,適合各類型投資者。同時,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於3月底正式接受申請,投資資產包括非住宅房地產,上限1,000萬元。1,000萬元的非住宅物業以工廈選擇較多,因而令工廈市場受惠,預計前述兩個利好因素,將會於未來一年帶動更多工廈買賣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