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市或橫行市?準確判斷的秘訣|蔡嘉民|投資有道
撰文:蔡嘉民|圖片:Unsplash
無論在散戶群體中,抑或是專業的機構投資者,如何判斷市場本質,都是一個非常具討論價值的話題。短炒炒家常用到不同種類的技術指標作買賣,例如移動平均線「黃金交叉」及「死亡交叉」、保力加通道(Bollinger Band)、移動平均匯聚背馳指數(MACD)、相對強弱指數(RSI)等等,但必須了解到每種技術指標都有其優點與缺點。例如移動平均線相交、MACD等屬於趨勢跟蹤型(Momentum),股價愈升愈主張買入,能輕易於單邊市獲利。但遇上橫行市,這類指標便會相形見絀,不斷產生交易訊號,交易成本過大,最終導致虧損。
多留意期權引伸波幅
相反,RSI、保力加通道等指標則實踐低買高賣,適用於上落市、區間市中;不過,一旦碰上單邊市,便會輸得徹底。身邊較多炒家會加入主觀判斷,例如最近有沒有任何誘因令市場爆邊?有些人則會使用季節性來判定,例如數據顯示每年1月及10月都會有較大波幅;亦有人會使用平均月波幅來作估算。不過,這些方法估算的,可以與真實結果相距甚遠。例如以為指數在走800點上下的區間,卻突然出現2,000點的波幅,錯誤估算的破壞力實在不容小覷。判斷市況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市場出現範式轉移(Regime shift)的時間長度不一,有時趨勢的出現可以長達數月,亦可能只出現短短三數天,便又轉回橫行市,因此難以用歷史數據準確推算。
相反,我們可以多參考市場參與者的看法,市場中的期權參與者每天也會對未來市況作估算,這些投機活動便會反映於期權引伸波幅上。讀者可能以為引伸波幅大只代表市場未來波動會變大,但其實亦可以只是一個大型上落市,並不能反映趨勢會否出現。
驚人的是,回溯測試發現引伸波幅高企時,市場出現單邊走勢的機率增加;相反,引伸波幅低時,市場傾向上下震盪。背後原理源自期權炒家的活動,引伸波幅高企時,期權貴,炒家大多會沽空兩邊期權。
後續有兩個可能性:
- 市場大升,炒家們便須買入股票/期貨以對沖風險,因而加劇走勢,形成單邊市
- 市場大跌,炒家便須沽出股票/期貨對沖期權損失,亦同樣會把市場推低,形成大趨勢
相反,引伸波幅低時,期權便宜,炒家傾向買入兩邊期權。市場波動時,參與者為了進行風險對沖,會於價格上升時沽空股票/期貨,或於價格下跌時買入股票/期貨,令市場於區間內上下波動,形成橫行市。因此,投機者應多加留意期權引伸波幅的變化,以對市場本質有清楚判斷,再配合適當的技術指標操作,便能大幅提高策略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