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風暴 潮退還是發酵
數個月過去,復盤相關概念,以較為中立的搜索指數作為參考,Google trend和Bing無論用人工智能(AI)、ChatGPT還是OpenAI等關鍵詞,其反應用戶關注熱度的指數在2023年4月出現頂峰,隨後快速回落,大部分熱度回到今年1月大量用戶註冊GPT賬戶時的水平。
趣味性消退後跌落神壇
這正正論證了大部分人會發現,目前相關技術的使用並不能提升效率,趣味性消退後,對日常生活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馬照跑、舞照跳,有分析甚至用冰河時期來形容相關概念的關注度跌落神壇。
然而大如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美股代號:GOOGL)、AMD(美股代號:AMD)和微軟(Microsoft,美股代號:MSFT);小如一眾中美小股票,都曾因Open AI股價出現劇烈波動,既然不太可能龐氏騙局,那究竟帶來了甚麽改變?
近月,有不少公司推出了相關的產品,例如
Microsoft Designer、Imagen Video和Adobe Firefly等。
其中Adobe Firefly的設計最驚艷,即使如筆者一樣不懂設計的用戶,也可以透過輸入文字描述,讓AI程序自動修改圖片,其中畫面補全技術近乎魔術般協助創作者填充更豐富的内容。
筆者有不少設計的朋友使用後,表示在中低端設計或非專業設計上確實有幫助;但假如想進行更高層次和需要創意的設計,相關AI技術往往達不到設計師腦海中想要的效果。
淘寶已經出現了一些Open AI概念的產品,用戶只需要提供一張照片,商家就可以根據照片生成一副漫畫,其風格可以是黑暗、趣味或歷史感等,每張照片售價30元人民幣,按照adobe的creative cloud月費288元,賣九張照片基本上已經可以回本。
搜索引擎熱烈參與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搜索引擎,google、bing和百度集團(09888)都宣布引入了AI技術,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09988)、京東集團(09618)和拼多多(美股代號:PDD)緊隨節奏,聯通字節和Meta Platforms(美股代號:FB)等,幾乎所有讀者可以想到的,有搜索框的應用程序或網站,或多或少都插入了相關功能,氣氛熱鬧。
筆者相信隨著技術成熟,Open AI會潛移默化地出現在更多的產品當中,但對企業而言,這並非一定賺更多的錢,反而更似「其他對手都有,我也只能要有」的感覺,看重的是其他競爭對手的市場份額。
在此期間,會有很多出色的公司冒起,而大公司和投資者依靠纍計的資本優勢進行併購,因此Open AI熱浪潮退,卻成為年輕人創業的最好機會。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