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價不止由供需決定 影響市場走向的因素|蔡嘉民|投資有道
撰文:蔡嘉民|圖片:unsplash
甚麼因素在影響股價走向
筆者自初中開始留意股市,發現不同資產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表現,感覺非常有趣,決心要了解到底背後是甚麼因素或力量,在主宰股市及其他資產價格。 基於當時的好奇,便決心畢業後到不同的機構投資公司工作,以窺探大戶操作的方法。
市場參與者一直都想捕捉不同資產的走向,如果可以完全知道驅動的因素,便能完美預測到市場走向。 最接近成功預測市場的參與者,就是高頻交易的市場莊家。其實要預測下一刻或下一秒的方向並不太難,主要是留意市場的需求。
超短線純由供需決定
最簡單的方法為觀察盤路(Order book),若此時此刻買盤有100萬,而賣盤只有10萬,很大機會下一刻會上升,因為需求遠大於供應。 很多超短線的公司,都會分析整個限價盤面去做交易,導致市場每秒的走向都被這類交易策略主宰。
因此,市場的短線是由最基本的供需決定;不過,由於策略勝率太高;加上邏輯太簡單,使不同短線交易公司都變為速度上的比拼,一般投資者較難實現這種高頻策略。 到較長一點的價格走向——日內走勢,很多市場或資產都與其他鄰近資產相關,如內地市場與香港市場走勢非常相近,相關性平均都高於0.8。
不少短線對沖基金都會進行套戥類策略,例如內地這幾分鐘上升了1%,理論上香港升幅也應接近1%;若香港升幅不足預期幅度,便會買入香港同時沽出內地股市。 因此,日內市場大多都是不同產品相互影響的結果,或者亦可以因爲突發消息而出現波動,例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推文,又或者有意料之外的經濟數據或業績公布等,所以單獨預測一隻資產的日內走勢難度較高。 比日內再低一點頻率的交易就是隔夜(Overnight)或稱為Daily,即以天計的走勢了。
有些時候,開市會出現裂口高開或低開的情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受相關資產影響;另外,市場通常會受一些基金的投機行動影響。 有些市場數據是每天公布的,例如未平倉合約、沽空比率、銀行同業拆息、市場長短倉比例、人民幣中間價等,這類數據是不少量化模型的變數,因此這些每天公布的數據會對隔夜市場有所影響。
最長期的市場走勢,很大程度是受宏觀經濟影響,如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物價指數(CPI)、採購經理指數(PMI)、息率、失業率等長週期數據,這些都能反映整個地區的經濟環境是優是劣。 大型基金因爲分額大,如果作短線操作,必然遇上市場深度的限制。
因此,巨型基金較多會以金融數據或經濟週期作月度或季度的部署,然後分段買入,所以會隱約地在市場背後影響到長週期的方向。 無論你是短線投機或長線投資者,在交易前必須了解清楚市場的運作,並對症下藥,從而找出有效的交易訊號。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