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Tech領袖頻道】網上私隱要管理 區塊鏈細化加密 掌握個人資料控制權|吳漢銘|經一專欄
撰文:吳漢銘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unsplash
網上私隱管理
遠在歐洲,2016年推出《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PR),明確個人對資料的獲得、修正,更新及刪除的權利,尤其被忘記的權利。至於現實世界,明顯個人是無法每分每秒確保資料的真實性,以及無法定位資料的採集方是誰。
除了增加不少機構上的管理枷鎖外,在技術上其實沒有任何突破,法律比科技先行的後果是成本上漲。因為除了增加問責機構對管理資料的成本外,在授權的流程中也增加了說明,但根本上個人仍未能得到任何更方便的服務。
以往資料庫成本較高,要有效儲存資訊,一定要是具相當規模的機構才可以做得到。 不過現在的手機處理能力大大改善,在儲存空間上,能夠於雲端硬盤存放資料或資訊,惟個人是否仍然無法集合屬於自己的資料?
區塊鏈細化加密
現時,手機上的軟件可附帶資料庫;加上大資料引擎的流行,資料根本不用單單儲存在一部電腦上,而可以分布多於一部雲端電腦。此外,區塊鏈也許是答案,簡單一點來說是細化加密的方式,資訊分塊分布在各資料庫。具體例子是個人對投資產品持開放態度。
對於某國資產有興趣,個人的社交媒體行為;銀行的投資經驗;以前曾經進行的心理測驗;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家人的年齡等資料,可分散在各機構的資料庫內。若日後以上資料都儲存在區塊鏈加密狀態下,當個人授權時,代表個人的財務規劃師或私人銀行家,可使用資料設定財務風險投資分析。
財務規劃師或私人銀行家並可考慮投資者的性格、品牌喜好、包括病歷紀錄的身體狀況、家庭結構、日常理財消費及長遠目標,個人可以得到更到位且貼身的金融服務。應集中管理自己的數碼身分 既然資料讓人們使用,為甚麼個人資料供其他機構使用時,無法獲得經濟收益?
如果個人資訊,是個人於機構之間的交流產生,如資訊的父母一樣,為甚麼現在只有採集的機構,比如Facebook和Google等,可以利用用戶的資料行銷套利,而用戶卻無法分享有關成果?金融類資料集中儲存的另外一個問題是,資料容易受到駭客襲擊,中心一旦受到攻擊,所有資料都會失守。
當然,把資料集中是因為能夠提供高級別的防護,惟在每個人的資料都有獨一的密碼後,當成功攻擊後只能獲得一個人的資料,這樣也同時提高駭客攻擊的成本及降低利益。其實只有在隱私受到尊重,以及包括加密、個人電腦、手機和雲端儲存、網絡速度等多方面技術成熟的情況下,大資料應能使人們的身分管理更方便。 同時,在多元的社會,也應該讓人們集中管理自己的數碼身分,令個人的資料控制權得以還原。
編按:作者吳漢銘(Jeffrey) 服務於平安壹賬通銀行,負責金融科技部門,具有15年數據科學經驗。擁有CFA(Certified Financial Analyst),CDS(Certified Data Scientist,Hong Kong Data Science Society)資格。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MBA,香港理工大學雙一級榮譽學士(電腦科學及管理學文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