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IPO轉註冊制 締造多贏局面

投資

廣告

要聞:

市場預期,繼去年推出「滬港通」後,今年國務院將陸續有重大證券市場改革出台。當中,中國證監會擬把內地首次公開發售(IPO)制度,由審批制轉註冊制。若落實此新措施後,料將便利新股上市集資,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局面,並且隨著新股上市數目增加,股民有更多投資選擇,堪稱多贏局面。

審批制轉註冊制是內地IPO制度邁向市場化的轉變。若要分析有關轉變的重要性,應先了解審批制與註冊制有何不同。所謂審批制,是證券監管部門採用行政和計劃的辦法分配IPO額度的新股制度;當中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根據有關指標及額度,推薦企業進行IPO。

審批制下關卡重重

審批制的最大好處是擬發行新股集資的企業,在IPO初期至掛牌的每一階段均經由政府部門審批,確保符合相關指標。在此情況下,最終過五關斬六將才能成功上市的企業,質素有保證。所以審批制有助維護股市穩定,一般適用於股票市場發展初期,目前內地IPO便採用審批制。 目前內地IPO市場由中證監負責審批,統一監督管理全國證券期貨市場。註冊制跟審批制的最大不同之處,是證券監管機構對IPO的審批權大幅減少。證券監管機構只公布可進行IPO企業的必要條件,然後根據申請上市的企業是否符合有關條件,便可決定是否通過該企業進行IPO。從IPO企業角度去看,申請發行新股時,只須將各種資料準確地向證券監管機構申報。證券監管機構的職責是對申報文件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和及時性進行審查,確定是否符合有關規則。企業只要達到上述條件,即可進行IPO。IPO企業的質素,以及如何定價,則由出任保薦人的投資銀行判斷。這種IPO方式,對發行企業、證券中介機構及投資者的要求都比較高,是美國、日本及香港等成熟市場普遍採用的新股發行制度。在目前內地IPO審批制下,IPO額度成為一種稀有資源,上市企業少,投資者多,令近年內地IPO出現「三高」,即高發行價、高市盈率及高集資額。2013年11月閉幕的「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完善金融市場體制,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去年底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提出要抓緊出台IPO註冊制改革方案,著力緩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市場料下半年出台

這是李克強首次就IPO註冊制表明「抓緊出台改革方案」,因此業內人士料審批制轉註冊制的改革步伐將加快。國際會計和諮詢事務所安永預測,中證監今年中或下放新股審批權至滬、深交易所,為註冊制的實施預演。 基金界人士普遍預期,下半年內地IPO審批制轉註冊制改革將正式出台。內地IPO制度若順利由審批制轉註冊制,料可便利企業上市集資,緩解中、小企業目前融資困難的問題。另外,隨著IPO數目顯著增加,目前IPO「三高」現象將得以糾正,股民亦將有更多新股選擇;故此,有關改革可締造多贏局面。受惠股份方面,隨著內地新股市場轉活,中資券商股料可承接更多保薦人生意。另外,復星國際(00656)旗下創投基金多個項目料可提速上市,亦是受惠上述金融改革的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