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息環境 iBond捧場客不絕

投資

廣告

要聞:

下週三(2月25日)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將出籠,市場關注政府「派糖」多少。有報道引述消息指,政府擬增加退稅、上調供養子女免稅額,並有意第五度發行總值100億元通脹掛鈎債券(iBond) ,實行以另類方式「派利是」。iBond息率與香港通脹看齊,即使美國年內擬加息,但低息持續,對於穩健投資者而言,iBond仍具一定吸引力。

iBond是指由香港政府發行的通脹率掛鈎債券,息率分為浮息及定息,其中浮息以最近六個月香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變幅計算;定息息率則為1厘, 最終派息率以較高者為準。以過去四次發行的iBond為例,每次發行規模均為100億元,每手10,000元,全屬三年期,每半年派息一次,在港交所(00388)掛牌,僅接受持有有效香港身分證的人士認購。iBond的概念是由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11/12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當時因為利率低迷,通脹卻不斷升溫,為免市民的資產被通脹抵銷,因此構思以iBond減輕市民面對通脹的壓力。同時發行iBond又可促進本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可謂一舉兩得。由2011至2014年,港府每年發行一次iBond。

認購往績皆超額

首批iBond於2011年7月28日上市,當時認購反應一般,僅獲0.32倍超額認購。但掛牌後表現不俗,首日收市報106.7元,升幅6.7%。2014年7月首批iBond已到期,由首次認購至持貨到期的投資者,每手合共收息1,355元;以每手10,000元本金計,總回報率13.55%,折合每年回報率4.52%。由於首批iBond上市後,債價表現向好;因此第二及第三批iBond,分別錄得約四倍及約三倍超額認購。即使去年市場擔心美國結束量化寬鬆政策(QE)後,息口將開始上調,但去年港府發行的iBond,仍錄得近兩倍超額認購。若今年第五度發行iBond,是否仍值得認購?當然,市場普遍預期美國年內將會加息,但仍有不少國家或地區繼續減息及加碼QE,故料美國息口上調幅度有限,意味未來一段長時間,低息環境仍持續。而iBond的息率,以香港通脹率掛鈎。以最新公布通脹數據為例,去年12月通脹率為4.9%,過去六個月平均通脹率亦有4.95%。以此計算,息率回報已比不少公用股為好。況且iBond有港府作為擔保,信用毋容置疑。低息環境預期下,此類只賺不賠的保本投資,對保守的投資者而言,仍具一定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