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經濟學面世半年 成效有待驗證

投資

廣告

要聞:

日股於2013年5月23日開始急瀉,日圓亦急速反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急忙於2013年6月5日公布一系列長期經濟增長戰略,被喻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第三支箭」,可惜仍未能扭轉日股跌勢及日圓反彈勢頭,市場開始質疑「安倍經濟學」的成效。

「安倍經濟學」是安倍晉三提出的一系列大膽刺激經濟方案,有關方案分為三部分,包括增加貨幣供應、加大公共開支,以及制定經濟增長策略,被喻為安倍手上的「三支箭」。 很多人以為「安倍經濟學」是於2012年11月開始推行,皆因日股升浪及日圓貶值潮正在當時展開。 但其實安倍的「首兩支箭」,真正射出時間並非太久,實體經濟沒有太大起色亦屬正常。 事實上,自2012年11月前首相野田佳彥宣布解散眾議院後,已表明角逐首相的安倍,隨即四出宣揚「安倍經濟學」理念,即提倡「印銀紙」令日圓大幅貶值,達致抗通縮目標。 由於安倍未正式當選,他的言論只屬「出口術」,也足以令日股急升。

4月始推無限QE

安倍真正射出「第一支箭」,應是2013年1月8日,且先發出財政政策的箭。 當時日本政府宣布推出10.3萬億日圓的緊急刺激經濟措施,連同地方政府和私人機構開支,總規模逾20萬億日圓,是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財政開支計劃。 至於市場一直憧憬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QE)「一箭」,其實是在4月初始真正射出。 皆因前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一直反對激進的刺激經濟方案,故日本2013年首季根本未有狂「印銀紙」。 直至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於3月接任,安倍「第二支箭」始再上弦,並於4月初黑田首次主持的央行議息會議後正式發射。黑田主張,將現有貨幣基礎於兩年內增加一倍,即2014年底將達至270萬億日圓,並提前無限QE,除增加每月購買國債規模至70,000億日圓外,還會買入風險資產,直至日本通脹達到2%目標始研究退市。

借鑒「高橋經濟學」的成功

至於2013年6月初公布的安倍「第三支箭」,只制定2023年前每年實際經濟增長要達2%、成立經濟特區吸引海外人材及資金等大方向,卻欠缺減稅及改革勞動市場等細節,令市場大為失望。 不過,要徹底改革日本衰退問題,「第三支箭」卻最關鍵,惟所需時間亦是最長。 回看1931年,當時日本央行行長高橋是清亦採取了弱日圓、QE等政策來應付全球大蕭條。結果取得空前成功,並於1936年再度錄得貿易盈餘,被外間稱為「高橋經濟學」(Takahashi-nomics)。 由於「安倍經濟學」力度不弱於「高橋經濟學」,故初時市場對此充滿憧憬。 惟「安倍經濟學」推出時間始終不夠半年,實際刺激作用,最快也要下半年才陸續顯現。回顧高橋用五年始扭轉日本貿易赤字問題,而美國2009年推QE,也是2011年始有起色。 故單靠2013年首季的日本經濟數據,便宣判「安倍經濟學」失敗,對日本並不公平,還是多給一點時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