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呎樓都賣$600萬 香港人點解咁有錢|經一專欄
我進入社會工作兩年了,收入並不高,但眼見身邊朋友,即使工作了幾年,月薪最多只是數萬元。
以今時今日的樓價,能夠敘造九成按揭,即是要400萬元以下的物業,卻買少見少。
即使30多年樓齡,面積不足300平方呎的上車盤也要500萬至600萬元,借盡八成按揭首期,連同雜項支出合共超過100萬元資金。
如果想住好一些,樓價超過600萬元,首期便要200萬至300萬元,怎能儲到這麼多資金?其實樓價已跟市民的收入脫節,為何仍會升得那麼厲害?
阿文
撰文:1%Anthony | 圖片:新傳媒資料庫、unsplash
筆者當然理解你的情況,近年有很多年青的同學,起初參與筆者的課堂時,也曾有同樣的問題。
理論上,樓價與市民收入脫節,樓宇成交價、成交量應該回落才合理。然而近年樓價不斷創新高,市場卻愈買愈有,點解呢?
收入不等於購買力
首先要明白,香港樓市扭曲,一般市民的收入或很多人說的入息中位數,與樓市的購買力,沒有必然關係,推動樓價不斷上升的最大動力,似乎是財富效應。
近有外資銀行發表2018年香港千萬富翁調查報告,本港擁有1,000萬元以上淨資產的人數,達到破紀錄的51.1萬人,即是每十多人就有一個千萬富翁,其中有1,000萬元或以上流動資產有69,000人,大約等於本港1%人口。
試想想,正當未上車的年青人認為100多萬元首期是天文數字的時候,原來有那麼多人隨時可拿出超過1,000萬元。
莫說買一個單位,如果沒有「辣招」,買十個八個單位並不難。這對很多打工仔來說,是很難想像,但事實的確如此。
錢從何來?主要收入來自工作的原來不少。事實上,筆者的學員之中,有不少人的收入很高,例如從事保險、金融、銷售行業,也有專業人士,有不少月入六位數。
也有不少是經營生意,每月收入幾十萬至100萬元也很常見。因此不要被入息中位數所矇蔽。
【有錢】財富效應下買樓非難事
除了工作外,資產增值的威力更驚人,過去十多年樓價翻了又翻,回想筆者十年前開始開班教學時,一個上車盤才100多萬元,只需十多萬元便能作為首期,當時買樓輕鬆得多。
只要認真地學習買樓及財務技巧,樓價升值後加按再買多一個單位。一個單位自住,並有幾個單位收租之用,不難做到,惟時至今日,一個單位500萬至600萬元,幾個單位的淨資產便是1,000萬至2,000萬元,在財富效應下,如果家裏有名額、機會,調動數百萬元買層樓,是很容易的事。
最大的分別在於工作以外有沒有投資。有調查報告顯示,千萬富翁投資不同產品,過去三個月沒有投資的比例,由2017年的9%下跌至2%,即使他們主要收入來源是工作,但仍會參與投資,而且投資的產品很多元化。
從筆者身邊達標的學員所見,股票、基金、債券等都有,當然物業的比例比較多,而帶來的回報亦相對較為穩定。作為剛起步的年青人,最重要是及早起步學習投資,不然會被財富效應愈拋愈遠。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是多少?
太古城上月最新放盤叫價大約…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
九龍區有哪些大型屋苑放盤呎價最低?
九龍區不少受歡迎的大型屋苑呎價對比上月都有回落…各區樓市買賣詳情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