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男長年身處外國 家人突被房署約談要求除名「感覺似自首」 上網跪求破解方法
廣告
公屋除名之謎│近日有一名自稱身在外國的男子在Facebook「公屋討論區」發文表示,房屋署已與其家人進行約談,並指出他「好大機會被剔名」出公屋戶籍。
港男長期離港勢被公屋除名
事主透露,房署現正要求他提交外國工作的證明文件,但他感到進退兩難,形容處境「好似自首一樣」,希望網民提供意見。
帖文隨即引來大量回應,不少網民認為若事主長期身處海外,應如實向當局交代,並按規定退出單位,以免佔用公共資源。有留言指出:「唔住又唔剔名,唔明你諗咩」、「公屋應留俾真係有需要嘅人」,更有人質疑他發文的動機,批評他或有意規避責任:「你想有人教你點犯法?」
男事主解釋,他每年約回港兩至三次,每次逗留一至兩星期,擔心被剔名會影響與家人共同居住的安排。他亦表示考慮到若提供虛假資料或會拖累家人。
根據房委會現行規定,若租戶連續三個月不在單位內居住且無合理解釋,房署有權將其剔除戶籍,情節嚴重者更可終止整份租約。而入境記錄亦可被用作佐證其實際居住情況。

常見濫用公屋行為
- 丟空單位 (或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於單位)
- 分租或轉租單位 (不論有沒有租金收入)
- 在單位內進行不法活動 (如聚賭、藏毒或藏有私煙等)
- 將單位用作非住宅用途 (如營商、貨倉等)
- 虛報資料 (如入息、資產、婚姻或家庭狀況等)
- 若租戶嚴重違反租約濫用公屋,我們將不予警告,終止其租約。因違反租約條款而被終止公屋租約的前租戶及其18歲或以上的家庭成員,由終止租約日期起五年內,不合資格申請公屋。日後亦不會獲編配至地理位置、樓齡和樓層比其之前較佳的單位。
嚴重違反租約行為包括
- 把單位分租 (不論有沒有租金收入)
- 居住在經證實的另外居所,或逾三個月非經常持續居於單位 (「經常持續」一詞按其常義詮釋,審理個案時以合理標準為關鍵尺度)
在單位進行不法活動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圖片來源:FB@公屋討論區 - 香港facebook群組、政府新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