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電子利是花款多 大行豪送8,888元現金獎 為免轉錯錢記得咁做!
本港數家主要銀行都有推出電子利是服務,利用快速支付系統「轉數快」派發電子利是,並加入其他賀年元素,即使無法面對面拜年,仍可透過字句表達祝賀。
PayMe可派群組利是
當中,滙豐銀行的電子利是功能已於上週五(1月14日)啟用,用戶經流動理財便可使用電子利是功能,用戶可揀選動畫利是封及預設賀詞或自行輸入祝福語。
用戶可選擇一次過派發兩封利是,以及內付20、50、100或500元鈔票或自訂金額。
用家在派發利是後會收到短訊確認,受款人則會從「轉數快」的指定受款銀行,收到電郵或短訊通知;傳送者亦可把動畫祝福,經通訊應用程式發給受款人。
另外,滙豐旗下的電子錢包PayMe,亦推出全新群組利是功能,用戶可一次過向多達100位收款人發送電子利是,並加入祝福語。
用戶可選擇直接發送予指定收款人,或設定連結,並複製至社交通訊應用程式分享,不同親友按下連結,就能收取利是。
用戶可向每位收款人送上固定金額,每封固定金額的群組利是最高200元。用戶又可以選擇發送「開運利是」,讓親友收取隨機金額。
即日至2月15日,用戶使用PayMe派發群組利是,並有最少五位收款人領取,即可獲贈28元獎賞。
但該28元獎賞並以現金方式派發,用戶須於網上及實體 PayMe for Business商戶,以 PayMe消費滿50元或以上,才會扣除獎賞金額。期內,每位用戶最多可獲得三次獎賞。
中銀恒生有抽獎機會
此外,自2010年起成為利物浦足球會的官方主要贊助商的渣打銀行,就推出利物浦「紅」運當頭球星貼圖及虎年賀歲卡通貼圖,吸引球迷使用該行的「E-利是」服務。
渣打客戶透過渣打SC Pay轉數快,便可以向親友派發電子利是,客戶在完成轉數後,可使用貼圖送上祝福。
而中銀和恒生就搞新春大抽獎,該行客戶派發電子利是後可以參加抽獎,贏取最高8,888元的獎賞。
其中,中銀香港推出的「Phone利是」大抽獎,中銀客戶只需派發電子利是,隨時可以贏走8,888元現金獎,名額共10個。
中銀客戶在1月31日至2月16日的推廣期間,客戶於手機銀行或BoC Pay派發電子利是,每派發一次,即可獲得一次抽獎機會,每人最多可獲30次抽獎機會。
客戶只需要在中銀香港手機銀行選擇「Phone利是」或於BoC Pay選擇「利是」,選取收款人或輸入收款人電話號碼,並輸入利是金額,便可派發電子利是。
中銀亦推出虎年主題電子利是封設計,以及一系列BoC Pay新春手機通訊程式貼紙,增添新年氣氛。
恒生也有新春大抽獎,在1月23日至2月20日期間,客戶凡透過恒生Mobile App派發e利是、或進行轉數快轉等,可於HARO WhatsApp參加抽獎。
每位恒生客戶,在期內最多可獲10次抽獎機會,獎品包括價值8,888元的現金獎賞和電子購物禮券等。
但要留意,該行客戶須以流動電話號碼或香港身分證號碼,登記恒生為「轉數快」預設收款銀行,才可獲得相關抽獎機會。
另恒生還搞搞新綽頭,自創「虛擬KOL」Hazel作為數碼銀行形象大使,形容是「邁向元宇宙的未來」。
該行指,以二次元角色Hazel走進現實生活,希望以Hazel宣傳線上線下融合的銀行服務,提供流動理財服務、清晰的概覽版面、財務分析、線上預約個人化的諮詢服務等。
到底「虛擬KOL」Hazel只是新花招,抑或配合「元宇宙」概念可推廣到網上銀行服務?仍要拭目以待。
免轉數快轉錯錢 銀行須加強核對程序
講起轉數快派電子利是,目前只需要對方的電話號碼,電郵地址、或轉數快識別碼,即可完成轉賬。
轉數快雖然方便,但同時容易一不留神就轉錯錢,之後亦難以追討。
為此,金管局在2021年底向銀行發出通知,要求業界在2022年12月底前,就個人對個人(P2P)即時轉賬採取加強措施。
金管局指轉數快服務推出後,雖然提升了P2P轉賬,增加跨行轉賬的效率,但不時出現人為錯誤,例如輸入錯誤的收款人戶口號碼,導致轉賬出錯等,當錯誤的指示發出後,付款人一般很難阻止資金轉出。
根據通知,10,000元或以上的P2P即時轉賬,必須通過名稱核對程序;否則轉賬會被拒絕;10,000元以下的轉賬,核對程序並非強制。
另外,通知指,在確認轉賬前,銀行應在當眼處清晰顯示提醒字句,例如「轉賬時,收款人名稱或不會被覆核。請小心核對收款人戶口號碼及其他付款資料。」
延伸閱讀:儲錢大法| 金錢專家教路開呢5個戶口理財 月入幾多都照樣儲到錢!
延伸閱讀:1.05億六合彩7注中 親友都冇情講 「10大錯事」千祈咪做 包你守得住世間橫財!
美股、加密貨幣成新趨勢,想了解但無從入手﹖港股又點做先可以趨吉避凶﹖經一全新推出patreon訂閱號【經一共肥計劃】,訪問業內專家獨家俾料,提供深入淺出分析;影片、專欄、文字報道各適其適。而家有早鳥優惠,每月10美元,點擊連結,就可以早訂早享受﹗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