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l加速國際擴張 目標成新興市場coinbase 資料圖片

OSL加速國際擴張 目標成新興市場Coinbase

虛擬投資

廣告

虛擬資產發展迅速,同時衍生不少騙案,對投資者構成一定威脅。有見及此,香港政府近年制定了一系列發牌、規管制度,以監管和市場發展並重的框架,發展香港虛擬資產生態圈。作為全球首家獲香港證監會發牌且受保的數字資產平台,OSL集團(00863)去年扭虧為盈,是自2018年進軍虛擬資產以來首錄盈利。

香港投資者若想投資虛擬貨幣,首要選擇持牌交易所,確保受法律規管,以保障自身權利。OSL集團是全港唯一合規持牌且上市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受香港證監會規管,擁有第1、4、7、9類牌照。
去年,OSL更成為首間獲得《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AMLO)牌照的數字資產平台,以合規為基石,構建出護城河。

osl加速國際擴張 目標成新興市場coinbase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合規認可建護城河

雖然OSL是本地持牌虛擬貨幣交易所,但不少投資者仍對其有所戒心,理據是海外大型交易所時常出事。
以FTX為例,曾為全球第二大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但創辦人Sam Bankman-Fried涉嫌挪用客戶資產,終致交易所倒閉,投資者一無所有。及至近期,Bybit遭遇黑客攻擊,資產被盜,是幣圈史上最大盜竊案。
OSL集團首席財務官黃冠文表示,理解市場顧慮,這亦證明虛擬貨幣交易所合規、合法的重要,而集團對此尤其重視,除了是香港上市公司,須接受嚴格的審計和資訊披露,亦不會挪用客戶資產。
他續說,集團同時受證監會監管,需定期提交運營及財務報告,確保符合政策要求。

此外,集團實施嚴格的內部管理和技術防護,並向第三方保險供應商購買保險,提供高達10億美元的資產保險,屬全球最高。

osl加速國際擴張 目標成新興市場coinbase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B2B2C模式拓商機

OSL目前業務以「企業對企業對客戶」(Business to Business to Consumer, B2B2C)模式為主,即與券商、銀行、基金經理等機構合作,來接觸更多客戶。
舉例說,盈透證券(IB)雖然沒有申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但透過加入使用OSL平台,其客戶可一站式即時在現有平台交易,不用額外在OSL開戶。
除了與傳統券商合作外,OSL還提供託管服務,為虛擬貨幣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提供安全可靠的交易環境。
據OSL集團最新業績公布顯示,去年OSL與華夏基金(香港)及嘉實國際資產合作,推出首批現貨虛擬貨幣ETF。截至去年底,集團佔香港數字資產現貨ETF市場約64%的在管資產。

事實上,愈來愈多機構投資者正加快虛擬資產配置,並推出相關投資產品,而合規且安全的交易平台,已成為機構投資者選擇合作伙伴的優先篩選條件。

osl加速國際擴張 目標成新興市場coinbase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拓PayFi產品組合

去年12月,OSL進一步拓展產品服務,為促進支付金融(PayFi)生態圈發展,宣布與行業夥伴合作投資最高3,000萬美元,將重點支持與加密貨幣和穩定幣相關的支付產品及服務項目,旨在透過與信用卡發行方、借貸平台以及支付和數字錢包服務供應商等行業夥伴合作,共同完善整個PayFi生態圈。
值得留意的是,PayFi正在快速發展,有望成為藍海市場。PayFi是一種創新金融科技,將傳統支付系統與加密貨幣優勢相結合,旨在提升交易效率及透明度。它利用區塊鍊智能合約,實現即時結算,而且不用中介,除了降低交易成本,還提高支付處理的速度。

OSL是一個受監管的數字資產平台,有能力支援不同PayFi交易和法幣結算的需求,能夠有效彌合傳統金融與Web3之間的差距,並在受監管的領域中實現高效的跨境支付和資產轉移。
對OSL來說,2024年是別具意義的一年,集團收入不僅按年急增78.6%,金額更創歷史新高,達3.75億元。其中,持續經營業務溢利更急升至5,480萬元,大幅扭轉上年度近2.5億元的虧損,是2018年轉型至數字資產行業以來,首度錄得盈利。
黃冠文說,2024年市場環境改善,推動交易量上升,而集團亦加快拓展國際市場,成功收購CoinBest株式会社(現更名為OSL Japan),獲取日本關鍵數字資產牌照;另外也取得澳洲重要數字資產牌照。

他透露,集團資本充足,將繼續鞏固香港市場領導地位,同時加快布局海外,擴展業務至東南亞、中東和歐洲地區,主要透過申請牌照,又或收購當地公司,希望可以成為「新興市場版Coinbase」,並發展Web3支付業務。

監管有助行業發展

坊間有成千上萬種的虛擬貨幣,其中迷因幣(memecoin)很受歡迎,皆因有爆升十倍,甚至百倍的可能。
不過,目前香港僅開放四種幣種予零售投資者買賣,包括比特幣(BTC)、以太幣(ETH)、Avalanche(AVAX)及Chainlink(LINK)。就算是專業投資者(PI),可買的幣種亦不多,難與海外交易所逾千種相比。

此外,虛擬貨幣的投資方法千變萬化,如質押(Staking)、空投(Airdrop)等,亦有期貨、期權和永續合約等衍生工具,但目前本地持牌交易所不可提供相關產品及服務。
黃冠文認為,政府一直很支持業界發展,相關發牌及監管有助業界建立信譽,將使集團到海外傾談合作時變得順暢,相信政府將逐步完善相關法規,准許買賣更多的虛擬資產投資產品。
事實上,今年2月證監會已經公布虛擬資產市場發展路線圖,推動擴大交易平台可提供的產品及服務範圍,當中亮點包括考慮容許質押(staking)、孖展融資、為專業投資者提供虛擬資產衍生工具等。

出金不怕被凍結

除了機構投資者外,OSL近期亦積極開拓零售市場,推出獎勵開戶優惠。黃冠文表示,若要安全投資虛擬貨幣,必定要選擇合規的持牌交易所。除了受證監會監管,確保資產安全外,更重要是便捷出入金。
值得留意的是,傳統銀行有嚴格的反洗錢(AML)機制,若發現客戶資金來自海外虛擬貨幣交易所,多數暫停賬戶服務,並要求客戶提供證明,以便調查,歷時起碼數月。
不過,OSL這類持牌交易所則可免卻有關煩惱,就算遇到問題,也有專人提供協助。

發展非慢人一步

港府以監管和市場發展並重的框架,積極發展虛擬資產生態圈,但比起其他地方的速度,是否夠快?黃冠文認為,虛擬資產屬新興行業,沒有太多案例可循,監管機構需要看到更多數據,更熟悉市場運作,才可以下決定,按目前情況,香港步伐適當。

他續說,香港發展步伐並非外界所講這麼慢,舉例說,去年比美國早一步核准以太幣現貨ETF上市。
目前,港府正在建立有關穩定幣發行的監管框架,立法會現正審議相關法案,期望能在未來幾個月內頒布。黃冠文期望,政府日後可在場外交易(OTC)、質押、衍生工具等三大範疇有更清晰的法規,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

樂見行業有競爭

據證監會最新數字,現已批出10張虛擬資產交易平台(VATP)牌照,意味市場競爭愈來愈激烈。黃冠文表示,公司已建立優勢,不怕與人競爭,反而希望更多行家加入市場,一齊「做大個餅」,認為這才有利行業長遠發展。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招攬人才勢在必行,但香港需與內地、新加坡競爭。

被問到現時請人會否很難?黃冠文說,Fintech發展十多年,每個地方也培養一班人才,所以招聘上遇不到很大問題,截至去年底,集團有258名員工,按年大增超過一倍。
他續說,集團來年會繼續招攬人才,希望每位員工也能獨當一面,具備「主人翁心態」(Ownership Mindset),如同一位CEO般自主運作,略須提出過於細緻的工作指引。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來源: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