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白手起家 汪滔創DJI大疆 年淨利潤達2.5億美元 無人機市場分額達到七成

DJI大疆創辦人汪滔 創人類史上首部無人機於珠峰地區進行航拍測試「如果我沒去香港,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職場

廣告

從2006年到現在,大疆(DJI)這家誕生在深圳不足200平方呎民房的企業,之所以能將觸角伸向全球,無可匹敵,離不開其創始人汪滔對於產品的執念。汪滔的成功,也離不開他到香港求學的經歷,他曾說:「如果我沒去香港,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時至今日,在無人機的賽道上,大疆的地位不容置疑。這家來自深圳本土的無人機製造廠商,憑藉硬淨的產品和技術研發,長期佔據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以上分額,並不斷擴展自己的疆界。

撰文:經一編輯部 | 圖片:新傳媒資料室

汪滔的飛行夢,源於他幼年的一本漫畫書,講的是紅色直升機探險的故事。不到10歲的他被深深吸引住了,開始對天空充滿了想像,希望有朝一日能自製直昇機去旅行。2001年,他考上華東師範大學,在大學三年級那一年,他選擇退學,向世界一流大學遞交申請,目標是史丹福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但都被拒絕。最終,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發來了錄取通知書。

讀書期間,他參加了兩次機器人大賽,成績斐然,他也開始夢想著做出能自動控制直升機飛行的東西出來。2005年,汪滔說服老師同意他自己選擇畢業課題的方向——研究遙控直昇機的飛行控制系統。辛苦了五個月,到了演示時候,飛機還是從半空掉了下來。最終,他的畢業設計勉強只得了「C」。

狂熱完美主義

他的執著,引起了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技術教授李澤湘的注意。在李澤湘的引薦下,汪滔入讀了研究生課程,同時和兩位同學拿著籌集到的200萬元到深圳一間不足200平方呎的倉庫裡創辦了大疆創新公司。當時,大疆也不存在特別的商業模式,只是做產品拿出去賣,整個團隊就像大學裡的實驗室,數人在一間房內,每日工作十多個小時,沒有特定的上下班時間。

汪滔曾坦言:「我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所以與其他人交流時會造成很多摩擦。」比如,在公司創業早期,汪滔要求員工寫「時報」,匯報自己每小時做了甚麼,大部分人難以忍受,都離開了。

汪滔的完美主義嵌入了他的產品觀內,有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個細節:對一顆螺絲擰的鬆緊程度,汪滔都有嚴格的要求,他告訴員工,要用幾個手指擰到怎樣的感覺為止,要力求完美。員工的設計不滿意時,他會直斥:「這是甚麼垃圾!」很多人覺得汪滔的性格無法忍受,他自己也坦言,因為完美主義,經常讓員工們傷透了心。

大疆內部堅持快速淘汰的工作模式,公司提倡員工加班,對於業績較差的員工直接辭退。這樣的工作模式似乎不十分人性化,但也在另一方面養成了員工激烈競爭的意識。

立志做全球最佳產品

汪滔在創業之初,就決定要做全世界最好的產品。他說:「我們不會設想去做世界二、三流產品,靠便宜取勝——便宜,是自己沒本事,拿不出好貨來。我們已經不太習慣,再去做一個達不到全世界最高要求的產品了,所有人都不習慣了。」

2008年,大疆研發的首款較成熟的直升機飛行控制系統XP3.1面市,這款系統完成了汪滔自動懸停的心願,飛行測試選擇在了西藏絨布寺——全球海拔最高的寺廟,距離珠峰北坡的直線距離僅有20公里。起飛海拔5,000米,是人類史上首次採用空中機器人於珠峰地區進行飛行測試和航拍實驗。

這架被命名為「珠峰號」的無人直升機,可以進行控制半徑約一公里的半自動遙控飛行,也可進行控制範達10公里的導航點全自主飛行。可以說,大疆創造了第一個奇蹟。2015年,大疆的淨利潤由2012年的800萬美元,增長至2.5億美元。如今,大疆在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分額達到70%。

汪滔喜歡談「夢想」、談「堅持」、談「純粹」,以致於被貼上了「理想主義者」的標籤。只是他一直強調「品位」,在他眼裏,大疆是一間有品位的公司,品位也是大疆的核心競爭力。汪滔一直貫徹著「品位」,這可看作是汪滔對事業的堅持,也可看作是一個理想主義者對其喜好的東西設下的標準和底線。

「我們不是為了有品位而有品位,只是我們非常崇尚一個比較酷、比較美好的東西;在追求美的過程中,會轉化成一種戰鬥力,這種戰鬥力最終會做出好產品。」汪滔如此解畫。

他正是想借DJI改善世界對中國公司的印象,輸出中國人的品位。如今,「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的產品早已遍布全球,但能得到世界認可的中國科技品牌少之又少。在各類獨角獸排行榜上,大疆每每獨佔鰲頭。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想穩住龍頭老大的地位,汪滔和他的大疆一刻也無法懈怠。

80後白手起家 汪滔創DJI大疆 年淨利潤達2.5億美元 無人機市場分額達到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