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小時天才定律 有90%人都誤解了

職場

廣告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萬小時定律」。

它是指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中提及過:“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煉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超凡的必要條件。

但是,很多人誤以為,做任何事只要花一萬小時,就能成為卓越非凡,甚至是頂尖高手。

這樣就大錯特錯了!

試想想,你從小到大打電動、打籃球、踢足球…類似的運動,要超過一萬小時其實不難啊~

先別說要達到職業級水平,為何你卻無法成為高手呢?所以,一萬小時定律所描述的時間,只是必要條件「之一」,而不是全部。作者所講的定律,是拍「即使是天才,也能花一萬小時才能成為頂尖」。

如果,你只是個普通人,不奢求成為頂尖,只想成為高手,又不想浪費花掉的一萬小時,其實以下有幾個小方法,在《刻意練習》一書中也有提及。

1.脫離舒適圈

一萬小時的練習,不是一般練習,正如你一直跟比你弱的對手打籃球,球技永遠不會進步。

脫離舒適圈的意思是,當遇到某件事你怎樣也無法成功,你要先理解自己失敗的原因,再瞭解技巧後,再針對項目進行練習。

例如:你每次站在台上演講都會緊張得手心冒汗,於是,你回家看幾本關於演講技巧書,瞭解技巧後,多次在台上,或在朋友面前進行練習,這樣才算是脫離舒適圈的練習。

2.捨棄自動完成

當某件事你已經架輕就熟,可以不經大腦就能輕鬆完成它。這種就叫「自動完成」。這是因為你花了一千小時練習的結果,但是…同樣也是令你從1001小時~10000小時都毫無進步的阻礙。

要捨棄它,就必須增加難度,令它不再「自動完成」。例如練習籃球,你站著跳射已經90%命中了,就試著運球跳射,試著有人在面前阻礙的情況下跳射…強逼自己刻意練習。

3.重覆性練習

最後一項也就是前二項的延伸,離開舒適圈、捨棄自動完成的工作之後,再以這狀況下重覆性地練習。

當你習慣面對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就會以你自己也難以置信的速度增強。渡過了這拚命的一萬小時,你就會成為高手。
總結:

人的大腦會自動選擇輕鬆的方式,務求消耗更少的能量,完成眼前的工作。這不是懶,而是一種本能。而「刻意」的練習,大腦就會以最快速度令這困難的工作變得輕鬆,所以人才會進步。

這世界不會有成功的捷徑,只是有不同的路徑供選擇你邁向成功之路。

《刻意練習》中文翻譯版在今年 6月由台灣出版社方智出版,原作者Anders Ericsson 和 Robert Pool 分別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和萊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
《刻意練習》中文翻譯版在今年 6月由台灣出版社方智出版,原作者Anders Ericsson 和 Robert Pool 分別是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和萊斯大學數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