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發明了返工(二)
中國傳統故事《夸父追日》中的夸父是一位非常強壯的神人,他發誓要追逐太陽。他相信只要跑得夠快,就能追上太陽並抓住它。於是,夸父開始不斷地奔跑,不顧一切地追逐太陽。然而,太陽卻始終遙不可及。夸父不斷加快自己的速度,但只有更疲憊。最終,他精疲力竭,倒在追逐的過程中。
夸父的遭遇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工作與自身的心理質素需要適度的平衡。夸父不斷追逐太陽,代表著我們追求事業成功的渴望和努力,想把自己化身成為「宇宙最強」,無堅不摧、愈戰愈勇。
自視過高成超級機械人
然而,如果我們過度追逐,不顧一切地忽視客觀外在環境的限制,自視過高和自以為是地不斷自我膨脹,最終只會成為一部超級機械人,反而裡外都不是人。工作對不同人有不同的意義,有人為成就別人眼裏定義的成功、有人單純為物質享受、有人為了自己所愛的人,也有人是通過完成有意義的工作對自我身分的確認。姑勿論甚麼動機,惟過度傾注全盤精力於工作,都統稱為「工作狂」。
事實上,追逐是無止境且不可持續的,正如無法趕上太陽的速度,而我們的生理狀況亦會每況愈下,心靈、情緒也不可能持續高企。
近年,工作與生活平衡的理論得到了關注,美國沃頓商學院管理學教授,斯圖爾特•弗里德曼(Stewart D. Friedman)在他著作《總體領導力》中對工作與生活融合提出了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活得真實,要知道對自己真正重要的東西;第二個原則,活得完整,要尊重人的整體,明白生活是由不同部分組成的(工作、家庭、社交及自筆者),這些部分都會互相影響,一個領域的滿足往往會提高其他領域的滿意度。
第三個原則,活得創新,必須要有創新意識,不斷的學習,嘗試用新的方式來處理生活不同部分之間的關係。其實弗里德曼提倡的是工作與生活融合,而不是工作與生活平衡,他認為把生活和工作一分為二來看待,是行不通的,因為生活與工作是一種互相衝突的關係。「如果你總是在考慮是要事業,還是要生活,那麼你就總是在思考,必須放棄哪一樣。」這點筆者是很認同的。
就以筆者自己的經歷為例,筆者同時作為企業管理人、實務教授、傳道人、義務工作者,與此同時筆者又是太太的丈夫、兒子的父親、父母的兒子,每一個身分對筆者來說都很重要,筆者亦樂在其中。如果要犧牲其中某些角色,而去成就另一個所謂成功的身分,對筆者來說既痛苦,亦脫離真實的自我。
多年下來,筆者已習慣穿梭於演繹多重身分(Slash)而自得其樂,其中秘訣就是心態上不聚焦於各個身分的工作是有償還是無償,最重要的是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換句話說,真正的工作沒有「打工」(Pay Work) 或是「義工」(Give Work)之分,只有一種工作,就是「善工」(Good Work)。為善工而努力,自是筆者工作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