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愈待愈沒自信 滿足感從何來|我做Marketing
撰文:我做Marketing|圖片:unsplash
自信源於別人的認同?
記得初入職場,即是你二十出頭那幾年,你經常非常用心去準備一個 presentation,不知花了多少個 OT 的晚上來做 research。你覺得你做的那個 value proposition 及 media buy 的建議將會給所有同事及阿姐留下深刻印象。那時的你,覺得自己並不只是做一些 business as usual 的事情。
Presentation 完畢,當你滿心期待阿姐的一句 well done 的時候,阿姐說了一句「ok」,然後說「我哋落下一個 section」。
原來,沒有得到任何評價有時比被人直接批評更受傷害。Marketer 的自信原來源於別人的認同。
轉眼間,你三十出頭。很多人認為三十歲打後理應是一位 marketer 發光發熱,所謂真正「上位」的時候。當上 Director,至少擁有五、六位下屬更是基本。
但當你看看自己每天的工作及平均時薪,再看看身邊幾個做金融業的同班同學,或偶爾看到幾個訪問年輕 startup 創辦人的勵志故事,你不禁會問自己究竟是懷才不遇,或真的是庸碌無能?
你要不就是不停反問做 marketing 究竟如何才可以出頭,要不便是已經斷定做 marketing 根本不會有所謂的出頭天。

一句「唔該晒你」更有滿足感
老土地,marketer 的自信原來也源自自你的 title、人工同搭咩車返工。Marketer 的自信真的就是這樣?未必。
還記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因為工作上的失誤而被阿姐當眾責備。那同事為了補救而整天在自己座位裡埋頭苦幹。晚上七時,你走到她的座位旁說「ok 嘛?有無嘢幫到手?」同事回頭看著你,她當時那個熱淚盈眶的眼神,你永遠都不會忘記。
即使你只為她多 OT 了兩小時,實質上幫到她的也沒有太多,但她真誠的一句「唔該晒你」所帶給你的滿足感,卻是在很多 campaign 上都從未獲得過。
做了對的事、做了該做的事有時會令你再次相信你真的有影響力,you can really make a difference。那份滿足感會令你想繼續再做多點「份外事」,嘗試踏出自己的舒適圈。
從小事入手 慢慢累積自信
你的自信影響膽量,你的膽量影響創意,你創意影響 campaign,你 campaign 的成敗又再影響你下一個 campaign 的自信。這是一個你相信自己有多少,與 campaign 有多成功的微妙關係。沒自信、沒膽量、沒創新,那便是每年的 business as usual。
當 Assistant 時,你不知道甚麼是自信,當 Assistant Manager 時,你羨慕別人的自信,到真的當上 Manager 時,你正經歷無數次被人打擊自信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