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衝擊、購物生命週期縮短 商場化下的百貨公司如何突圍而出?|我做marketing
撰文:我做marketing| 圖片:Unsplash、千色Facebook
很多人未能完全了解百貨公司與購物商場之別。雖然近年兩者形態經過不同轉變後開始相似,但其實早期各自有著獨有的營運模式及利弊。
百貨與商場最大分別,在於百貨以商品為核心;商場則以商店為核心。
百貨是一間有很多不同商品的商店;而商場是一間有很商店的大型銷售點。
百貨會將定位及類型相近的商品連結在一起,因大部分商品整體檔次相近,靈活性及自主性較高,能令其容易組合銷售,屬百貨獨有的彈性。
商場會將顧客體驗及商場定位作大前提,根據目標客群背景,將品牌檔次相近的商店結合,再以其他配套設施,為顧客打造一個整合銷售環境。
所以商場會加入餐廳、戲院、溜冰場等配套以強化場景;而早年百貨則沒有,主要以訂單銷售為主。
兩者界線愈趨模糊
近十年百貨及商場出現不同演變,百貨開始「商場化」;商場亦「百貨化」,兩者嘗試加入對方的元素,改變其銷售及營運模式。
例如百貨會引入餐廳及其他體驗或設施,除一直以來的專櫃外,還引入商店,希望加強一站式銷售並將品牌提升。
另一邊廂,商場則仿效百貨模式,推出自家商品及會員制,不久亦會以商品為單位推行速銷活動,加強商品間的連繫及協同效應。
以上進化令兩者界線愈來愈模糊,但其背後結構是以百貨做「品」及「商」;商場做「商」及「場」作界線。
百貨不斷進化,商場化的確改善部分經營環境,但因競爭十分激烈;加上百貨有著根本性問題,令其難以有較大變化。
品牌老化令一般消費者潛意識覺得百貨較為老土,大多百貨會是上一輩的購物熱點,而且目的單一,除購物外並無其他。
網購衝擊百貨業
第二,因疫情關係,令網購平台加速盛行;加上消費者比早年減少無目的逛街行為,如只是單純購物,消費者會選擇網上購物,方便之餘亦可享更多折扣,令欠缺消費體驗的百貨公司受到衝擊。
另外,香港消費者購物生命週期愈來愈短,消費模式經常改變,百貨承受更多不同方面的風險,加重其營運壓力。
其他國家的百貨業亦不停轉型中,有些成功,不過結業亦不少,疫情下更顯其問題。
就算百貨商場化能解決部分問題,但亦只能與其他百貨競爭對手作差異化,未能夠於百貨業及商場業中跑出。
必須以新一代商業模式或嶄新品牌策略,才能於香港巿場突圍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