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第三波推動視像醫療 毋須到診所輪候面診 最快45分鐘送藥上門 DoctorNow現爆炸性增長
撰文:經一編輯部|圖片:由受訪者提供、iStock圖片、DoctorNow App版面、新傳媒資料室
DoctorNow於今年1月推出手機App,人們可以在這個平台找醫生診症,進行視像醫療,毋須親身到診所,減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最初推出時,DoctorNow App的使用量並不明顯,病人主要是在港工作的外籍人士或內地人,因為他們曾在自己國家使用過,對這個診症模式具有一定信心。
集合30多名醫生
本港於3月、4月爆發疫症第二波,開始有港人試用DoctorNow App的視像醫療服務,但仍未算有太多使用個案。DoctorNow商業合作及運營總監黃卓軒(David)說:「6月、7月期間,病人預約數量出現爆炸性增長,7月的個案是1月的十倍,參與的醫生做到無停手。」DoctorNow App自推出至今,合共錄得約1,000宗預約,其中約六成均在7月、8月期間發生,疫情第三波令不少人開始嘗試視像醫療。
「兒童或長者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家人會考慮使用視像醫療,這些個案大多由家人或照顧者如傭人的協助下完成。」兒童及長者各佔整體病人一成,其餘病人年齡主要介乎30多至50多歲,男女比例相對平均,當中有部分是中產或以上人士,常因工作繁忙,無時間到診所輪候。
由於疫情反覆,DoctorNow App推出遙距檢測服務,病人先在網上填寫問卷,由醫生視像評估後,再安排受過訓練的專員,將檢測容器送上門,病人採樣後,可安排送往政府指定的化驗所。DoctorNow App現時集合30多名醫生,包括普通科、家庭專科及其他專科醫生(兒科、婦科、骨科及心臟科),他們使用醫生版本App,利用閒置時間替病人進行視像診症。
病人下載DoctorNow App後,填寫個人資料,並且簡述病徵,可以使用文字、音訊或圖片輔助,同時可以上載相關文件,例如X光片或醫療報告。病人發出要求後,系統自動會通知後勤的護士,護士先作分流,閱覽病人提供的資料,檢視是否適合作視像醫療,如發現不合適者,例如出血、跌傷或骨痛等,護士將向病人詳細解釋,並建議他們前往診所或醫院就診,並且免費取消預約。
最快45分鐘送藥上門
至於合適視像醫療的病人,會在聊天室等候,這時護士會進一步問診,並且要求提供相關圖片或報告,以及血壓、血糖等資訊,或醫健通的授權號碼,然後將預約放上系統,讓閒置的醫生了解情況。「若病人『睇開』的醫生加入DoctorNow,可以指定由該名醫生診症,但必須待該名醫生有空閒時間才能診症;如無指定醫生,便會由在線醫生負責。」
據悉,找普通科或家庭專科醫生,在無指定醫生的情況下,平均等候時間約為一小時;如找指定醫生或其他專科醫生,等候時間約為兩小時。病人等候期間,毋須長期開著DoctorNow App,可以關掉並使用其他手機App,當有醫生空閒,系統自動發出通知。視像問診與一般流程無異,需時約5至15分鐘,視乎病情的複雜程度,曾經有關於糖尿病的個案,診症時間長達35分鐘。
診症完成後,病人輸入地址及付款,系統將藥物清單送往最近的合作診所,並將藥物速遞到病人家中,平均約兩至三小時送抵,最快曾經在45分鐘內送達,主要視乎病人住處與合作診所的距離。私家醫生一向是私人訂價,收費各異,DoctorNow參考過同類平台的收費,因應不同科目收費,但相同科目的收費劃一,以免惹起混亂。普通科為400元、家庭專科600元、其他專科780元,較一般傳統診症略高。
若以普通傷風感冒而言,診金連基本藥物收費約為500元,運費因應距離另外計算;診金全數交與醫生,DoctorNow的收入來自安排藥物及運送、銷售體檢套餐等。除針對個人的B2C(商業對顧客)市場外,DoctorNow與不同夥伴合作開拓B2B(商業對商業)市場,後者是平台的主要收入來源。
DoctorNow為保險公司的團體醫療服務提供視像醫療選項,會員可以像平日預約看醫生般,以醫療卡在DoctorNow預約,完成後毋須付款;亦有跨國公司與DoctorNow合作,為旗下員工提供視像醫療服務。港人對視像醫療的認知度仍然相對低,根據DoctorNow的市場調查顯示,僅兩成人對此有基本認識,餘下八成人仍存在不同誤解,包括以為是電台的phone-in節目或者網上的醫療講座。
一站式醫療平台
事實上,視像醫療在歐美國家、內地及新加坡相當流行,以新加坡而言,由於得到多方面推動,包括獲得醫療保險覆蓋,政府亦推出認證制度,令市民對視像醫療有一定信心,市場的成熟程度較香港快五至六年。
第三波疫情令更多港人認識及接觸視像醫療,試過後覺得方便,即使疫情完結,日後亦有機會繼續使用相關服務,仍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據悉,醫委會於2019年推出關於視像醫療的指引,醫生清晰知道如何進行,但不少人仍然擔心醫療失誤的問題,因而對這種診症方式卻步。
「本港地理環境狹窄,人們隨時可在街上找到診所,而香港醫生數目有限,實體診所的生意已經夠做,令他們未必肯抽時間發展視像醫療。」
David在香港大學完成生物科學學士,然後取得公共衞生碩士,本應順理成章成為研究人員,例如加入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的團隊,但他選擇到私人機構就職,先後在醫療集團及保險公司工作。David於2016年與兩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創業,成立DoctorNow,推動醫療創新及改革,並於2019年斥資近300萬元,推出DoctorNow App。
DoctorNow App申請了遙距營商計劃及科技券,由於這個視像醫療平台的入場門檻較高,資助只能補貼部分開支。DoctorNow App定位為一站式醫療平台,日後計劃加入中醫、情緒支援的預約服務,並會開拓網上商店功能,加入保健品、醫療相關產品等,同時提供各種健康資訊,滿足港人的日常醫療所需。
隨時在家看醫生
視像醫療雖然方便,但仍有一定限制,因為醫生無法親身接觸病人,難以聽心跳及肺部情況,但科技已開始突破這個限制。於以色列及美國開展業務的TytoCare,開發了一套方便一般人使用的醫療器材TytoCare Home,可以將醫生平日需要用眼看及耳聽的資訊,經網絡傳送給醫生診斷。
TytoCare Home包括幾件工具,可以探視耳朵情況、聽取心跳及呼吸、檢查喉嚨發炎情況、量度體溫等,病人本身或其家人可以因應指示簡單完成相關步驟,並透過視像,由醫生斷症。TytoCare的創辦人誕下兩名子女後,不時要帶他們看醫生,但經常要輪候較長時間,一方面擔心孩子情況惡化,又怕在診所及醫院交叉感染,因而觸發其創業念頭,既不用去找醫生,也不用醫生上門,讓任何人都可以隨時隨地在家獲得適當的診治。